返回

滨江警事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问题出在这儿!

随着东巴船东协会会长宋小华落网,东巴县和长航东巴派出所的多名相关干部相继被纪检部门查处,长航公安机关在昌宜的行动正式拉开了长江扫黑风暴的序幕。

《长江日报》、《三峡都市报》、北湖电视台、施恩电视台、昌宜电视台和东巴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道汉川129轮5.9血案,一场由长航公安局发起的声势浩大的长江扫黑专项行动全面打响!

不过这一切跟韩渝没什么关系。

完成督办任务,都没来得及去汉武向丁局、范局汇报督办过程,就匆匆赶回滨江与从首都赶来的沈组长办移交。

北海舰队的潜艇出事,上级对援潜救生项目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内现阶段研究这个的只有滨江开发区预备役营这一家,并且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上级研究组织更专业的队伍,全盘接收滨江开发区预备役营的项目。

图纸、各种预案和新型救生钟的“原型机”全部装箱或贴上封条运走。

冯青山的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和武装部长职务早被免了,又从陆军军官变成了海军军官,上调到总部工作。职务虽然暂时没定,但跟沈组长以及“千年参谋”一起来接收的几个海军军官都叫他冯组长。

搞这个项目,市里出了钱,开发区也出了钱,谁也没想到会被正规军一锅端!

但这是来自首都的命令,并且带队来接收的沈组长是少将。人家亲自对滨江市w陈书记、滨江的王市长、滨江军分区王司令员以及开发区管委会的两位领导表示感谢,市领导和开发区领导受宠若惊,自然不好说什么。

“咸鱼,现在怎么办?”沈凡看着空荡荡的营区,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感觉像是自家的孩子被人家抱走了。

“我们只是把援潜救生项目移交出去了,开发区预备役营还是开发区预备役营。”

“我是说今后的部队建设怎么搞,总得有个方向。”

“高炮营我们有,兄弟预备役部队更多。抗洪抢险是陵海预备役营的特色,再搞也搞不出什么花样,更搞不到陵海预备役营那个高度。这段时间我想了想,要不专攻运输吧。”

“运输?”

“把开发区预备役营打造成运输营,岸上组建一个汽车运输大队,水上组建一个内河船运大队和一个海上船运大队。”

不管做什么都要有点特色。

相比组建高炮部队和步兵部队,组建运输部队虽然没什么新意但至少有点特色。

沈凡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更好的出路,拍拍韩渝的胳膊:“专攻运输也行,我们可以结合航运学院和物流园的优势,往水陆联运方向发展。”

“行,我回头好好研究研究。”

……

搞了近两年的援潜救生项目说移交就移交给了人家,韩渝一样舍不得,但一切要服从大局。

从琅山赶到白龙港,大哥居然回来了!

让他更意外的是,一个看着有点眼熟的年轻人,一见着他就举手敬礼:“韩局好,韩局,我姓王,我叫王鹏,是冬冬让我来的。”

“王鹏……”韩渝绞尽脑汁想了想,猛然想起眼前这位是谁,不禁笑道:“王鹏,李守松的兵,而且是李守松都羡慕的东海兵!”

“韩局,没想到您还记得我。”王鹏一脸不好意思地笑道:“营长以前是挺羡慕我们的,他那会儿的工资都没街道给我们这些战士的补贴高。”

“你跟冬冬一直有联系?”

“有,他考上军校前我还去他们学校看过他呢。”

“怎么想到来白龙港的,是不是有什么事?”

王鹏转身看看韩申,犹豫了下说:“韩局,我是来找大哥的。”

“哥,你们是怎么认识的?”韩渝感觉太阳像是从西边出来了,毕竟他们两个人风马牛不相及,不应该有交集。

韩申跟老韩一样变成了个老烟鬼,烟不离手,手指都被熏黄了。

他知道弟弟不喜欢烟味儿,掐灭烟头笑道:“冬冬打电话介绍我们认识的,小王辞掉了政府安排的工作,现在做渣土生意。他要找船把东海的渣土往外运,还要找地方卸,我这个月一直在忙着帮小王运渣土。”

“小王,你现在做渣土生意?”

“东海到处在盖楼,土石方工程多,我们几个战友就凑钱加上贷款买了两台挖机,在市区专门做土石方工程。刚开始干的挺顺,后来干着干着发现挖出来的渣土没地方卸,就给郝总打电话请教。郝总在南云做水利工程,就帮我联系孙总,孙总说可以运到陵海来,孙总还说大哥有船可以帮我运。”

大城市的一些大工程会产生很多渣土,真没地方送。

大城市对环境卫生管理很严,城管部门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渣土办”,在市内用卡车运输渣土,必须先去“渣土办”申领运输手续。

陵海恰恰相反,陵海只嫌土少不嫌土多。

比如陵海路桥公司修建公路,需要大量土方。水利部门每年都要修江海堤防,同样需要大量土方。

韩渝反应过来,一边招呼王鹏坐,一边好奇地问:“把渣土从东海运过来能赚钱吗?”

“能!”

“三儿,我问过,路桥公司的工地要土,开发区也要,连四厂镇都要。”

“四厂镇要渣土做什么?”

“以前修路、修内河的河堤没土,就在河边、路边就地取土,挖了很多沟和好多塘,占用了很多耕地。现在镇里忙在招商引资,人家来开厂就要用地,工业用地的指标又不够。镇领导打算把以前挖的那些沟啊、渠啊、塘啊都填起来,就跟拆那些没人住的房子一样,反正是变着法凑用地指标。”

韩申之前从不关心这些,现在说起来竟头头是道。

韩渝意识到他不但跟王鹏搭上了线,估计孙有义也没少接触,笑问道:“这么说你们打算长期合作?”

“韩局,我们不但要跟大哥长期合作,还要想办法把渣土生意做大。”

王鹏话音刚落,韩申就咧嘴笑道:“东海的渣土太多,小王刚谈下了一个地铁工地。人家不是把挖出来的细沙土白送给小王,而是给钱让小王运走。东海那边给钱,我们运到陵海可以卖钱,这买卖怎么做怎么赚!”

韩渝问道:“光靠你一条船运不过来吧?”

“别说一条,就是十条都运不过来。”

“那怎么办?”

“我们只有一条船,但我们航运公司船多啊。”

“你找老邻居了?”

“找了,找了三十二条,少了不够。”

这买卖做大了,居然组织三十二条船。现在跟以前不一样,现在都是一千吨以上的大船,总运力能达到三万多吨。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

大哥做床上用品生意虽然赚了点钱但相比人家做得并不是很好,不然也不会继续跑船。现在从单纯的跑船发展到组织船队运输,韩渝发自肺腑的替他高兴,感觉这生意比较适合他。

韩渝想想又笑问道:“装卸怎么解决呢?”

韩申不想只做一条船的船老大,一直想做大生意,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怎么可能错过,咧嘴笑道:“我们去找过四厂的刘镇长,刘镇长把吴老板船厂对面的那小码头承包给我们了。”

王鹏微笑着补充道:“韩局,地铁是东海的重点工程,工程指挥部的领导对渣土外运很重视,帮我们沟通协调,让我们在青浦华新码头和外高桥码头装船。”

“独家卸点,装点卸点不耽误时间!一船一结,不拖欠,方量足,活儿多,航程也不长,一百多公里。三儿,你说这生意能不能做!”韩申越说越高兴,笑的合不拢嘴。

韩渝提醒道:“哥,吴老板船厂对面的那个小码头没证啊!”

“陵海这边有几个小码头有证的?”

韩申知道弟弟担心什么,咧嘴笑道:“现在都没部门管北支航道,航道局不管,海事局不管,漴明海事处的北支海巡大队只管江上的船不管岸线的事。刘镇长都说这种事是民不告官不究,就算上面来查也可以推到镇里,他们到时候帮我们出面跟上面解释。”

镇里在自己的地盘上建个小码头装卸点土怎么了?再大的部门来检查,镇里都理直气壮!

况且,不是新建码头,那个小码头本来就有,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之所以手续不全,不是镇里不想办,而是按现在的相关规定,百分之九十九的小码头都办不下相关的手续。

尽管如此,韩渝依然不敢轻易表态,低声问:“哥,这事柠柠知道吗?”

“知道,我打电话跟她说过。”

“她怎么说?”

“她让我们跟镇政府签合同,说最好跟市里正在搞的村村通公路工程挂钩,只要是政府同意的,又跟政府工程有关系,上面就算查到时候也好说话。”

生怕弟弟不同意,韩申想想又笑道:“孙总也知道这事,担心让你和柠柠为难,就以路桥公司的名义跟镇里签的承包合同,事实上码头是我们用。承包费不要给现钱,只要给镇里土方。刘镇长说镇里今年要修好几条路,要把以前修路修堤挖的沟填平,到处需要土。”

用东海倒贴钱白送的渣土抵承包费就能拥有一个专用码头,这样的好事去哪儿找?

更重要的是从东海运来的土,几乎全将用于陵海的政府工程。

韩渝权衡了一番,觉得这个擦边球能打,微笑着点点头:“既然你们都想好了,那就甩开膀子干吧。但要注意安全,更要遵守水上交规,绝不能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