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乘风越海 第四百三十章:资金(二)

接下来的几天,王文超几乎天天都在往平阳县跑,与平阳县政府的领导沟通过几次,然后给平阳县农合社新的领导班子开了一个会。

周一的时候,王文超现在办公室里面签了一大堆的文件,等到伍进国提醒已经九点半了,他才拿着公文包与伍进国一起下楼。下楼的时候忽然没看到他以前的那辆车,愣了一会儿,却见到赵军从面前停着的一辆新车里下来,一脸疑惑地问道:“怎么今天开上新车了?”。

“梁主任给分的,新买的车上周五到了,你的那辆车今天给开到平阳县农合社去了,这是给您分配的新车”赵军笑呵呵地说着,开着新车,可见他是很高兴的。

“怎么给我换车了?这车什么价位啊?我不太清楚”王文超也饶有兴趣的围着车子走了一圈问着赵军。

“听说是二十多万,不过新车就是新车,现在车子更新换代太快了,新车比以前的老款车开起来舒适多了,而且也多了很多功能,挺不错的”赵军很兴奋地说着。

“二十多万啊?好像没有违规吧,算了,不管了,抓紧时间,去平阳县吧。小伍,你也通知一下两位李助理,让她们也去吧”王文超坐上车之后对伍进国说道。

“两位助理早就已经过去了”伍进国说着,也跟着上了车。

“哦,也是,她们得先去盯着。这样,你给莫市长的秘书打电话,沟通一下,看看莫市长出发了没有,然后再与平阳县农合社那边联系一下吧,走吧”王文超再次吩咐了一圈然后让赵军开车。

王文超把车开到大浦镇原来的大浦镇农合社现在的平阳县农合社院子里的时候,平阳县农合社的领导班子几乎都已经在门口迎着他了。没多久莫市长也就到了,这次平阳县农合社重新挂牌成立来了很多人,筹备小组的领导干部基本都来了,农改委也来了一部分人,另外平阳县的县委书记罗恒生也到了,场面很宏大,没办法,平阳县农合社的成立意义重大,预示着林山市的农改工作迈出了第一步,连洪书记都非常重视就更别说底下的这些人了。

仪式上,莫市长首先发言,然后是罗恒生,接着是王文超,再然后就是聂倩了,等到仪式全部结束之后,各方面的同志也就都离去了。随后,王文超在平阳县农合社的食堂里面吃了中饭,当然,他们是吃的小灶,与李静、李凡英一起与平阳县农合社的领导班子吃了一顿饭。中午王文超在平阳县农合社休息了一会儿,下午三点钟他走进了平阳县农合社的大会议室,他进去的时候整个大会议室里面已经热闹异常,全是人了。主席台上摆了五个位置,李静和李凡英以及聂倩还有平阳县农合社的新任的党组书记都已经坐在台上了,中间那个位置空缺着,上面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王文超的名字。王文超直接上去坐下。

“平阳县农业合作社第一次全体员工大会现在开幕,现在先请林山市农改委员会委员、林山市农业合作社筹备小组副组长王文超同志讲话”聂倩站起来说着,然后所有人开始鼓掌。

对于这些形式主义王文超虽然已经习惯了,但是却并不喜欢,但是他不喜欢是一件事,做不做却是另外一件事了。

“首先,我代表林山市农改委员会和林山市农业合作社筹备小组向平阳县农业合作社全体员工问好。另外我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个问候,首先是市委洪书记的,市委市政府对于我们农改工作很看重,同样的,对于我们平阳县农业合作社也非常的关心,所以,今天洪书记亲自给我打了个电话,让我带他向各位问好。另外,本来莫市长,也就是我们筹备小组组长莫言书同志是要出席今天这个会议的,但是临时有工作安排,所以他在参加完挂牌仪式之后就离开了,他也要我代表他向在座的各位同仁们问好。希望大家以后能够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把我们平阳县农合社经营好,做我们以后林山市农合社总公司的排头兵,做我们林山市农改工作的急先锋,也给我们平阳县的老百姓创造利益”王文超先把这些要说的套话给全部说了一遍,这是规矩,虽然并没有人要他代替说话,不过这些话他必须得说,说出来就能让下面的所有人感受到上级领导对他们的重视,这对他们以后工作的积极性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多有人鼓掌完了之后,王文超又开始说道:“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文超,现任林山市农改委员会委员、林山市农业合作社筹备小组副组长,我想在座的很多同志都认识我、熟悉我,因为下面的同志大部分都是来自与我们之前的大浦镇农合社、大浦镇政府以及平阳县政府,而我在大浦镇农合社工作过,在大浦镇政府工作过,也在平阳县政府工作过,我与在坐的很多人都是战友,有很多还是朋友,所以说,大家对我熟悉,我对大家也很熟悉。不仅仅是我,现在台上坐着的这几位大家可能都很熟悉。我、李静同志、李凡英同志以及聂倩同志,我们都曾经在大浦镇农合社工作过。我说这些是想说什么呢?我是想告诉大家,虽然我们现在从大浦镇农合社变成了平阳县农合社,人员机构也增多了,大家的身份也从政府变成了企业,但是,我们身边还是那些人,我们身边站着的依旧还是我们的战友和同事,大家不要觉得不适应,也不要觉得陌生,以前大家怎么工作的,以后我们还怎么工作。好不好?”?王文超笑着说道,他说话除非是一些不得已场合,不然他都不会拿稿子,也不会去说大话套话,基本上都是自己脱稿说,尽量说的直白明了,让所有人多能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