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东京黄金时代 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连连

距离蓝皮书的发布,已经有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

这期间以白川电器、索尼、飞利浦为首的三家电子科技企业,都在抓紧自己在光驱领域的布局。

但毫无疑问作为发明者,白川电器的速度最快。

原本非常简陋的光驱系统经过几个月时间的打磨,此刻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黑色盒子。

“使用寿命方面如何,能满足设计要求吗?”

白川枫拿起眼前这块外置版的光驱颠了颠,感觉还挺有份量。

“因为首先出货的是商务型光驱,所以无论是电机马达,还是激光头,我们都选用了可靠性最好的材料。

根据内部做的测试推算,使用5年以上没什么问题。”

中岛平太郎打开电脑,把一块黑色的外置光驱连接上了主机。

随着“滴”的一声轻响,光驱上部一个绿色的指示灯亮起。

很快随着系统的操作,找到了代表光驱盘的cdd符号。

进入内部,一个个文档密密麻麻的排列在眼前。

“还算不错”白川枫满意的点点头,这可比第一次操作时流畅太多了。

针对光驱盘的识别,微软那里也在系统中加入了相对应的功能。

有ibm牵头,以及索尼、飞利浦、白川电器三家的推动,微软很快就跟进了相关系统及软件的开发。

要说不愧是专业的软件公司,微软更新系统后的体验,可比当初富士通这个半吊子要强的太多了。

虽然现在dos系统依旧简陋无比,但是光驱的基本使用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北米那里的供货,已经开始了吗?”

白川枫放下手中的外置光驱,开始关心起大洋另一边的市场情况。

“哈伊,货轮已经启航两周了。”

这个问题是由分管仓储的佐佐木八云回答,他现在统管白川电器所有产品的物流调度问题。

这种大批量的跨洋运输,货轮的成本最低。

当然时间会相对长一些,从霓虹到北米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按照当初的协议第一批产品,白川电器会首先提供总计1万套内置光驱。

其中2倍速的光驱6000千套,4倍速的光驱4000套。

而这一万套光驱,全部都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商务版。

至于面对普通用户的光驱,ibm那里的意思是先生产一千套试试水。

对此白川电器考虑之后,也同意了ibm的要求。

毕竟它才是甲方,它下多少订单,白川电器就生产多少产品。

在北米的计算机领域,ibm才是话事人,白川电器还无法以一己之力推动光驱的普及。

不过除了给北米的发货,在霓虹本土市场,白川电器的外置光驱也同步上市。

15公分长5公分高的黑色盒子,和软驱比起来似乎差不多大小。

关于光驱,霓虹媒体早就报道过无数次。

所以当它被摆进柜台的那一刻,注定会吸引大众的目光。

于是上市当天有些口袋不差钱的人怀着好奇的心情,也买了一份外置光驱尝尝鲜。

因为光驱的售价高昂,即使在霓虹最便宜的光驱也有159美元,折合成日元接近4万。

所以凡是购买光驱的客户,都附送了几张光盘。

这里面有提前压制好的一些文学作品,以及曾经连载过的漫画,它们全部是来自于德间书店的版权库。

为了丰富的分发内容,也为了避免用户购买了光驱无处可用,白川电器索性把德间书店一些连载过的书刊压制进了光盘里。

虽然现在的计算机是dos系统,但是通过特定的软件也可以查看图片。

于是和漫画,就成了以及光驱平台的第一批入驻用户。

不过白川电器想法是好的,但是用户在实际体验后反馈却并不怎么美好。

“虽然光驱使用很方便,光盘里的和漫画非常丰富,甚至还贴心的做了目录索引。

但是长时间的盯着电脑屏幕看,眼睛太累了。

于是当我拿起身边的杂志放松时,我才发现为什么不直接购买实体的书籍呢?”

“我不喜欢和漫画,买了光驱之后,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机器很昂贵,存储容量也非常大,但就是没什么用。”

“一张光盘700mb比我的软盘大了几百倍,但我却只能看着它,而无法支配它。”

报纸上一条条的报道,看起来刺眼的同时也让白川枫眉头紧皱。

当初光驱的报道有多瞩目,现在的质疑就有多猛烈。

此刻他也有些理解,为什么ibm坚持想先在大型机及兼容机上应用光驱了。

说到底现在刚刚进入83年,计算机的dos系统还不支持视频播放。

这就大大局限了所能刻录内容的选择,那些复杂的格式现在的电脑压根不支持。

而基于此操作系统的软件普遍较小,受限于cpu的能力,电脑处理的文件也相对较小。

至于后世流行起来并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多媒体,此时甚至连概念都还没有体系化,一些研究机构也仅仅只是提出了相关想法。

这就导致了光驱以及巨大的容量,在现在的计算机上似乎完全无用武之地。

用户无法通过它来欣赏音乐电影,或者存放自己珍藏的资料。

前者是因为计算机不支持,后者是因为光驱不支持。

所以现在的光驱及就面临一种尴尬的境地,东西很nice,但却似乎用不到。

这也是用户和媒体提出质疑的原因,毕竟你当初吹的那么响,结果拿到手才发现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

不过要说毫无用处,那也不至于,很多公司倒是对光驱的评价很高。

因为他们往往有大量的资料需要存储,磁盘太小根本装不下几份文件。

而机械硬盘又太过昂贵,并且体积巨大。

这就导致很多公司还保留着资料存储室,那一排排的文件柜以及落满尘埃的档案袋,就是如今广泛使用的原始存储方式。

但现在有了光盘就不一样了,一张12cm盘可以塞得下15万张16开纸所包含的内容。

毫无疑问这对于有大量文件存储需求的公司来说绝对是福音,经过了ibm的安利,很多公司都表达了采购意向。

这次运往北米的商务光驱,基本都会安装在大型机以及商务兼容机上。

甚至光盘的压制,白川电器都接到很多公司的订单。

毕竟有了光驱,再把自家的资料刻录进光盘里,才能完全发挥它的作用。

而需要刻录的资料内容,全部会由白川电器的光盘工厂压制完成。

霓虹这里也同样如此,采购光驱的基本都是公共事业单位。

这些部门的光盘压制订单,基本被索尼和白川电器瓜分。

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带头使用的往往都是一些有特殊需求的机构。

不过虽然普通用户对光驱的需求没那么强烈,这次出货的商务型光驱还是为白川电器带来了一大笔利润。

因为其高昂的售价,仅仅北米的这批货就能为白川电器带来了670万美元的利润。

两倍速光驱售价600美元,去掉各种成本还有利润450美元。

四倍速光驱售价1300美元,其纯利润更是高达1000美元。

这确实是暴利,即使现在光驱的使用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利润弥补了出货量的不足。

光驱在商业上的应用刚刚起步,虽然在大型机上的评价不错,但是普通用户的反馈的问题也不能无视。

“我们的可刻录光盘格式,什么时候可以解决?”

白川枫放下手中的报纸,把目光投向了下面的众人。

此刻会议室里坐满了白川电器的决策层,从制造部到设计部全员到齐。

不过因为光驱在市场上的评价并不高,大家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听到白川枫的问题,中岛平太郎率先回答。

“cd-r格式因为是和索尼、飞利浦联合开发,预计在明年就可以标准化并进入商用阶段。

至于可反复擦写的cd-rw格式要稍微慢一点,但也不会太晚。”

现在用户的诸多不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个人无法支配光盘的存储空间。

这就相当于眼前有一个白花花的姑娘,但是用手一摸,咦~中间隔了层玻璃。

所以软盘虽然容量小,但却那么流行,就是因为它有擦写功能。

在可刻录光盘面世前,光驱的推广应用还任重道远。

当然如果计算机的发展能够支持多媒体格式播放时,光驱也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不过与其指望微软那里早日开发出windows系统,还不如在自己身上多下下功夫。

“今年的台式cd机开发计划,增加一项任务。

我们需要一种能支持数据读取,并解析的设备。”

白川枫把手中的笔放下后,很是坚定的下达了命令。

“诶”中岛平太郎愣了一下,随后紧皱的眉头微微松开,“白川桑,您的意思是…?”

“既然现在的电脑不支持视频播放,那么我们就自己来。

光碟机需要和录像带播放机一样,可以播放音乐或者影像。

中岛桑,从技术难度上来说,这么做有问题吗?”

可刻录光盘的技术进度,白川枫没有办法解决。

但是要充分发挥出的优势,那也不是毫无办法。

明白了他的打算,众人眼前一亮。

中岛平太郎更是立即揽下了任务,“这一点完全没有问题,在十月份我们的光碟机可以如期上市。”

除了录像带,市面上还有ld光碟机。它的原理和cd类似,这可以作为白川电器的设计参考对象。

所以从技术难度来上说,的影像化完全没有问题。

“除了光碟机,我们还需要大量的影像资料作为内容分发库。

大映以前的电影全部压制成光碟,让用户有内容可看。

松竹、东宝、东映那里也去联系,还有各大电视台的电视剧,这些都是影碟机的最佳内容发行商。

对了,尤其日活那里,要重点关照。”

“日活?”众人目露疑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