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1599章 僵局

一如刘上将所料,谈判从开局便陷入了僵局,米国人的表现,一如既往地咄咄逼人。

首先发难的是克雷顿政府的米国国家安全助理莱克,他向刘上将提出了严重抗议,认为华夏大陆方面发射“东风15”导弹的行动严重危及了国际商业航道的安全,而在海峡附近海域连续举行的多场次军事演习更加剧了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导致整个东亚的局势都出现了动荡,比如,倭国首相桥本龙太郎阁下都已经很久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了……

刘上将则轻描淡写地回应为,两轮导弹试射和举行的多次军事演习都是例行试验,你们不是说导弹里并没有安装弹头吗?没安装弹头的导弹怎么会有实际威胁呢?米国人不应该过度反应。

接着,他又话锋一转,严厉地表示,海峡问题是华夏内政,华夏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进行干涉,在华米建交的基础性文件“三个联合公报”中,已经明确为华府划出了行为底线,但米国人却率先食言而肥,先是向对岸出售先进战机,接着又为分裂势力的头目张目,不但给他签发了签证,甚至还允许他在米国公开发表鼓吹分裂的演讲,这严重违反了《三个联合公报》的协议精神,是米国人率先在海峡挑起了争端,米国才应该为这次的两岸危机负责。

眼见在这个话题上占不到便宜,莱克立即转移战场,愤怒地指责华夏大陆方面偷袭太平岛是率先动武、打破现有格局的行动并表示,对此,米国方面有可能采取激烈的应对措施并不排除将诉诸武力以重新恢复两岸双方之前的实际控制区域。

刘上将则冷冷地回应,目前太平岛防务是由两岸军队共同管理,并没有出现过莱克口中所说的“动武”的情况,也没有发生过实际战斗,两岸军队在行动中都表现出了足够的克制,目前的状况也是在携手保护太平岛的安全。退一步说,不管是两岸的哪一方实控太平岛,太平岛都是华夏的固有领土,绝不会允许任何外国势力以武力介入的行为,这种行为将被全体华夏人民视为侵略行径并招致全体华夏人民的坚决反对,华夏军队也将履行保家卫国的天职,对一切侵略行径予以坚决的回击,华夏国土,寸土也不容他人染指,奉劝米国方面认真冷静地考虑清楚得失,要不要与全华夏12亿人民为敌!

双方都剑拔弩张、丝毫也没有退让的意思,话语之间各不相让,充满了火药味。

眼见势态已经向更加严重的对立方向发展,米国国防部长威廉·佩里示意莱克不能再进一步激怒华夏方面了,因为刘上将明显是华夏政府高级领导人中的强硬派人物,以武力对其威胁,非但不能缓解当前已经万分危急的势态,更有可能招致华夏方面进一步的激烈反应——谈判的目的是化解分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如果可能,再尽量多占点便宜,可不是为了将华米这两个在全球都举足轻重的大国推向战争的深渊。

再说了,米国人凭什么要为了那座岛与华夏开战?打仗,是要花钱的,很多很多钱,还要付出很多很多的人命,与华夏这样的拥核大国开战,想要取得如在伊克拉那样的全面胜利几乎完全不可能,那打了仗却捞不到什么实际的利益和好处,疯了吗?

维持海峡现状,让米国人手中永远拥有一张牵制华夏的牌,还能经常卖点军火赚点湾岛的保护费,才是最符合米国利益的。

当然,需要承认,华夏人拿下太平岛的这个动作既是一步险棋也实在是一步妙棋,在已经造成既成事实的情况下,米国人即便想要介入,也已经太迟了,除非米国真的能够下定决心与华夏开战——但那是不可能的,难道真的要与华夏在南海展开一场海上局部战争吗?

单看纸面数据,以米国的一个航母战斗群与华夏现在拥有的那支所谓的“航母战斗群”在南海单挑,米国无疑占了绝大胜面,可从全局来看,却又不一定了。

那里毕竟是南海,是华夏领海,距离米军最近的陆上基地也超过了2000公里,完全超出了米军各海外空军基地能够支援作战的范围,也就是说,米国的航母战斗群,只能依靠舰队本身的力量,可反观华夏,已经装备了足够数量的“飞豹”和“苏27”战机,能够获得岸基战机的空中掩护,这极大地弥补了华夏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短板;还有从1988年开始,华夏就在南沙岛礁上扩充的各项军事部署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仗要真打起来,谁胜谁负还真不一定。

或者说,米军如果以一个航母战斗群出战的话,即便胜了,也很可能是一场耗时日久的惨胜。

可从海峡调走一个航母战斗群,那华夏从这边再做什么动作怎么办?

金门、马祖、澎湖列岛,随便哪一处再出点状况,局面就更难收拾了。

除非不动海峡这边的部署,另外抽调一个航母战斗群到南海,才有可能压制得住。

但那需要时间。

航母上有飞机,可航母并不是飞机,要从中东或者欧洲方向再抽调一个航母战斗群过来,需要对米国海军的全球部署做出大范围的调整,这个动静就大了,影响和波及面更广,而且还要有足够的海上航行时间,没个把月根本做不到。

而有这个把月的时间,华夏方面完全可以在原先已经建设了不少永备固定防御设施的岛礁上做出进一步的部署,比如临时部署更多的防空及岸基对舰导弹设施,以岸对舰,对米国航母战斗群的威胁更大。

这样的战争,米军实在并无必胜的把握。

那么总统先生、国会会同意米军去远离本土之外打这样一场并无必胜把握,且很可能遭受巨大损失,对己方却无甚实际利益的战争,争夺一座远离本土上万公里之外的南海上一座莫名其妙的小岛吗?

况且,就算打下来了,又不能驻军,又不能开采石油,还得拱手再交给另一拨华夏人……特么的那咱们米国人忙了半天是为了啥?

就为了恶心一把这边的华夏人,再和他们打上一架么?

所以国会能通过这项战争提案的希望非常渺茫。

从这一点说,大米利坚合众国在战略上其实已经输了华夏一筹,派遣“独立”号去海峡示强的目的完全没有达到,却被华夏人借机“示强”了一把,米国人还拿这件事毫无办法。

显然,策划这次行动的人,不但是个战略战术上的高手,还对米国的国情有着极为透彻的了解!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