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到眼前的一栋大院子,关平安惊讶的看向她爹,难道关家以前还是大户人家?怎么可能!
她祖母那抠唆样,她祖父好像还大字不识几个。
“关于这院子的原来主人,以后爹跟你们再说。咱们关家是那一家人的下人,你爷爷很小就被卖进了这府里。
爹出生的时候,你奶奶正好当了少爷奶娘,爹也就成了他身边的小厮。要不是新中国成立,咱们一家子还得是人家奴才。”
关平安同情地瞥了她爹一眼。有了卖身契的下人可是被主子打死都没事,她爹当年一定不容易。
“爹,咱们家不是很久就搬到乡下?你那时候才多大呀就得当下人。”
关有寿苦涩的笑了笑,轻描淡写的含糊一言带过,“爹5-6岁就离开了。走,咱们进去看一眼。”
“我姨奶奶也是下人吗?”
关有寿点了点头。他姥爷去得早,他姥姥没儿子被婆家赶出门,只好带着两个闺女自卖自身才没饿死。
所以与孤身一人的父亲相比,他母亲也是没什么族人。要不然当初回乡就会去外家的村里落户。
有钱人家的院子,还是掌握过解放前极大权势的官宦人家,家里老太太据说还出身世家的大户人家。
他的院子已经不叫院子,而是某某府邸。可想而知原来有多大。
不过,事已过迁,以前他小胳膊小腿儿走到累死的,觉得老大老大的府邸已经败落的不成样子。
如今只留下的空壳也成了大杂院。
关有寿一手牵着一个孩子进来时,倒是没引起多大的波澜。
一来还没到下班点,也没到放学时间,二来,大杂院之所以称为大杂院,住在里面的人数太多,谁知道是哪家亲戚。
关有寿带着孩子从正门进去再从角门出来。只为了圆一圆幼年时的一个小小心愿,此刻笑道,“以前爹就想这一辈子要是哪天堂堂正正的从正门进入就好了,没想到就这么简单。”
“那你以前干啥不走正门呀?”
关平安闻言抿嘴一笑。别说是下人,就是当半个主子的姨娘,那一辈子都没机会进出正门。
“傻小子,当人奴才的走正门只有一种人,看大门的,要不然谁都没资格。我们都从这角门进出。”
“破规矩真多。”
关有寿赞同的点了点头,牵着两个孩子边走边唠嗑,而他的眼神则微眯着打量四周,寻找熟悉的地方。
直到一处墙头已经微塌的青砖围墙转弯处,他停止了脚步,“你们手拉手站在这等爹,爹去方便一下,有人来了喊一声。”
关平安心里一动,认真的点点头。
“不要走开,有人过来就喊一下爹,知道了吧?”
关平安这次小手立即抓着关天佑的手,“爹你放心去,我跟我哥在这哪也不走,有人来我就大声喊你。”
关有寿拍了拍俩孩子脑袋。
关天佑脑袋一撇,埋怨道:“爹,磨蹭啥呀,快点去,我会看住妹妹,等你好了,我也要去尿尿。”
关有寿一转身,关平安扯过哥哥坐在墙角,嘘了一声,自己侧过身,闭上双眼进入天人合一境界,关注四周动静。
随之,她的念力不由而然的跟着她爹,果然他在墙跟的野草堆里用手翘起一块青砖,从中取出一包东西放入怀里。
见他已经找到东西,关平安没多加关注,她突然想到了一点,自己以后不是都能通过这个能力查谁家有何秘密?
兴致一来,她立即催动念力从角门进去院子,尤其各处墙壁。她比谁都明白一点,夹墙最有可能藏东西。
呵呵,她师父最大的爱好就是带她和师娘游历时,没银子花了,找一家“贪官”借点银子。
可惜她念力的范围有限,绕着近距离兜了一圈,也就是角门附近来回,没一点意外收获。
当然她也明白就是在正院真找到藏宝室,以她现在的身手也是没戏。倒是不可惜,不过还是留了个心眼。
关有寿过来时让儿子去撒尿,自己拉上闺女在一边等候一边摸着下巴深思着什么。
这时一位半头白发的老大爷正从角门出来,瞟了眼他们父子俩人,突然停止了脚步看向关有寿。
“哎,就是你。你是不是过来找人?”
关有寿立即看向对方,笑了笑,“大爷,看出来啦?”
“你找谁呀?我住这住了大半辈子,兴许能知道。”
“解放前,在这府上当下人赶车的叶大贵,你老认不认识?”关有寿闻言细细打量他一眼。
“叶大贵认识呀,他家就在城东,你是他亲戚?不对呀,他两口子,咦?你是不是姓关?”
关有寿乐得快怀大笑,“是大成叔吧?”
“你是,等等,喊我大成叔的,……小三儿?好小子,长这么高这么大啦?你爹死到哪去啦?”
“住在乡下太远来一趟不容易,我爹肯定不知你还住这边,我们都以为你也早就回乡下老家。”
“唉……说来话长。走,快抱上孩子,先进我家再说。”
关有寿见对方急着拉自己走,连忙说道,“等等,我还有个儿子还在撒尿。下次再会,知道你老住这,以后有点是机会。”
尤大成停止了脚步,乐得直笑,“急着找你大姨?行。还不错,儿子闺女都有了,当初你离开是不是也这么大?”
“可不是。我俩孩子正好6岁。安安,喊尤爷爷,这是我闺女关平安,她哥哥关天佑,一对龙凤胎。”
尤大成朝他翘起大拇指,“你小子还是这个。干啥都比人强。”
“你夸大了,我就一个泥腿子,强啥呀强。”
“后来你一家人干啥不回来?这次是不是找你大姨他们商量回来?”
关有寿抓了抓脑袋,憨厚的笑了笑。
尤大成见状更是相信自己猜的没错。
他顿时吸了口气,“难呀,可惜了,搁早两年就好办得多,去年还有人简编回村,不容易呀。”
关有寿闻言心里顿时有底,与他打探的消息相吻合。其实就是早两年回来都没用,人家不过是安慰话。
这要是人离开了20年后还能回来有工作安排,不用别人,就他亲大姨都会急着给她娘报信。
当时时局稍微一稳定,她大姨不是没反复来信催着他们一家人回城,可他爹舍不得抛下一分钱都不花得到的田地。
他娘更是被那些年给吓怕了,一直担心哪哪又要打回来,总觉的比不上在屯里安全,起码山多往哪一躲就能保住小命。
后来他娘应该是后悔,可天下什么药都有,就是没后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