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重生高考开始,成为世界首富 第361章进军房产

周浩在地图上划出来的位置很有意思。

现在看那块区域非常尴尬,和机场、机场高速离着好几公里,中间还隔着一条河,但它未来的交通会非常便利。

将来,这里会被新建的六环路南北贯穿,未来即将建成的六环路是围绕整个京城的环形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而且有多条接驳道路与市里相连。

就比如未来从京城到平古的京平高速公路,京平高速公路从市内由西向东,和机场擦肩而过、出六环直达平古县,到时候,恰好会在周浩划定的区域相交,形成一个交通枢纽。

如果赛车场建在这里、csc俱乐部在这里成立,等到奥运会的时候,京城市的会员就可以直接从市里走机场高速、京平高速、六环路这好几种方案抵达,全程都是高速,超跑一路开来很通畅,如果是津城、唐城的会员,也有高速公路直达,非常便捷。

只是,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

现在是2002年,距离奥运会还有六年。

赛车场就算建的再慢,一两年也能完工,所以这儿目前的交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至少要满足超跑接驳到机场高速,如果满足不了,那就得跟政府合作修路,如果这样,修路就不能按一级公路的标准建造,否则成本太高,就算只有几公里,造价也要达到数亿,可以先建足够平整的二级公路先用着,好在几公里二级公路的造价不高,千万的投资就能搞定,政府出一点,公司出一点,就能办成。

叶绍也是这个想法,他可以不通过关系拿地、不通过关系提前拿补贴,但修路倒可以的,这本身就是件双赢的事,不会留有隐患。

至于周浩,他现在比较看好赛车场项目,也愿意跟叶绍一起折腾,单独做赛车场、组车队,肯定会赔钱,但如果结合超跑车主,做个高端俱乐部,盈利肯定没问题,最重要的是,作为俱乐部它本身就可以聚拢人脉和资源。

第二天一早,叶绍开着一辆低调的帕杰罗,载着周浩两人直奔顺义,先开到机场,然后从机场高速尽头出来,走下道前往周浩在地图划定的位置。

两人都是第一次来,第一次看到这里的路况时,叶绍和周浩都很惊喜,从机场前往目的地一共七公里,其中有一条四公里的双车道水泥路,路不宽但非常平坦,叶绍经常开跑车,非常笃定这条路过跑车没问题,唯一的遗憾就是窄了点。

过了河,就进入到耕地比较集中的区域,村庄非常密集,耕地为主、估算下来,如果想要两千亩地,其中九成是耕地。

可供选择的区域很大,这三十平方公里范围内,没厂矿,只有村庄和耕地,叶绍大概估算了一下成本,以顺义目前的地价,耕地补偿款一亩不会高于五千块钱,两千亩地话,加上动迁成本、支付征地费用在内,一共也不超过两千五百万。

2000亩的面积,用来建个三级方程式赛道足够了,按照顶级三级方程式标准,一千亩地也够了,不过还要结合汽车服务、酒店娱乐等配套设施,所以暂定两千亩。

过了一天,两人对这个位置都非常满意,不过两人毕竟不是专业的设计师、施工人员,只能暂定这么一个三十平方公里左右,然后跟专业的赛道设计公司联系,请他们实地勘测,最终选出一块最适合用来建赛车场的地、以及整个赛道。

回来的路上,叶绍兴致勃勃,滔滔不绝的跟周浩说起自己对未来赛车场的规划,以及成立车队的细节。

叶绍说:“眼下沪城、云南、胶州、羊城都有自己的专业车队,不过他们都是拉力车队,参加的也都是国内拉力车锦标赛,我们的目标是做国内第一个f3车队,不过起步还是要从拉力赛开始。”

周浩问:“拉力赛的车是怎么来的?”

叶绍说:“正常情况下,车队自由采购,只要符合赛事要求即可,如果有汽车厂商或和别人共建的车队,就用厂商的车型,如果将来可以找合适的汽车厂商共建车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着,叶绍对周浩说:“你听说过棒国现代吗?”

“听说过。”周浩点点头。

叶绍笑着说:“我前段时间听说,京城政府正跟棒国现代谈合资,要在京城成立合资公司,到时候会在京城建生产线,政府非常重视,很可能下半年就上马。”

周浩这才想起来,现代目前还没在国内设厂,怪不得自己重生之后很少看到现代汽车。

说起京城现代,周浩忽然想到,他们未来的厂址就在顺义,自己还去过呢。

仔细一想,应该就在刚才他们选定赛车场的位置不远。

而且,京城现代当年还创下了个合资车的奇迹,那就是:当年谈判、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出车,整个过程都是在2002年完成的。

周浩对叶绍说:“等现代进来了,倒可以跟他们谈谈共组车队,他们刚进入国内,肯定会拼命拓展市场,明年咱们的赛车场建成,正是他们汽车开拓市场的当口,共组车队对他们来说应该不难,而且他们有生产线,有车型有技术,直接用现代的车,咱们也省事。”

叶绍点了点头:“现代有自己的拉力车队,不过国内没有,你说的这点倒是靠谱,等他们进来了我就想办法接触一下。”

周浩说:“到时候还可以跟他们提一下浩渤科技,如果他们对共建车队感兴趣,浩渤科技的线上推广资源可以回馈给他们。”

“ok!”

周浩又问:“你跟陈澜聊的怎么样?”

叶绍说:“大概说了一下,她挺感兴趣的,但还有点犹豫,如果她回来做咱们这个项目,基本上就等同于放弃了梅国的工作,她有点难以取舍。”

周浩说:“我以前听人说,华人在国外并不好混,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对华人有些排挤,职场上就会明显感觉到当地人的不善,他们认为,在自己国家就业的华人是在抢占他们的就业资源,这一点陈澜应该深有体会,你劝她回来,话术一定要选好。”

叶绍点了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我也担心,我们现在是有赛车场项目,但等陈澜做完这个项目呢,她在国内该怎么发展,这也是她最担心的。”

周浩灵机一动,你有没有兴趣做房地产?”

“房地产?”叶绍皱了皱眉:“你该不会想让我投地产来给陈澜找工作吧……这代价也太大了!”

周浩笑着说:“代价高吗?我觉得现在城市发展这么快,房价增长的也厉害,房地产这么大的产业才刚提速,这时候随便拿几块地也会赚钱,成立个地产公司,把陈澜捆在国内还能赚钱,何乐不为?不光是住宅,还有商业地产,在市中心建地标性的写字楼、大mall、酒店、影院,将来一定大有作为,就像去年建成的soho现代城就是这种理念,不过它还处于未成形的状态。”

叶绍咂着嘴说:“房地产是利润高,可我对房产行业不熟,而且做地产启动资金大,咱们未来两年还有个两亿的项目,而且前几年估计也不赚钱,这几年,我基本上就拿不出钱。”

说着,叶绍问周浩:“你对地产熟吗?如果有把握,也可以做,我们可以先筹点资金小规模的做。”

从开始这个话题的那一刻,周浩就想到了林晖,虽然他现在只是姚安五线城市的开发商,不过长时间接触下来,周浩对林晖的本事非常有信心,这个人放在姚安实在太屈才了,给他一个跳板,他应该有实力成为一流的地产开发商。

万达、万科、恒大、保利、soho这些房产公司现在都还没成熟的商业地产模型,如果今年给林晖提供一个跳板,让他顺利登陆京城,依靠自己对京城未来城市发展、房价走势的了解,可以轻松做几个赚钱的楼盘先扎稳根基,积攒足够的实力,再向商业地产迈进,有叶绍、沈浩顺这些人,关系和钱都不是问题。

周浩知道自己没做房地产的实力,也不是这块料,更何况自己心系互联网,无暇来做实业,但林晖来了,自己就可以借他的手来染指房地产,毕竟也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吃不到也就算了,有机会肯定还要吃一口。

于是,周浩对叶绍说:“我觉得房地产咱们还可以好好合计合计,我有个朋友,在老家做房地产,做事很有一套,如果他愿意来京城发展,那咱们一起来做,你我都不出面,由他来运营,你如果手头紧也不需要你出钱,出关系就行。”

叶绍一听多少有些心动,房地产利润这么大,谁看了都眼红,就算是普通人也想炒炒房,更何况他,“你朋友靠谱吗?”

周浩点点头:“靠谱,如果你感兴趣,我让他来京城一趟,咱们坐下聊一聊,要是觉得可以干,咱们就直接把股份占比定下来,然后就注册公司动起来。”

叶绍略一迟疑,点头说:“行,约来一起聊聊吧,我对这方面也挺感兴趣。”

周浩想了一下,“下周吧,周一或周二。”

叶绍说:“周末不更合适一点吗?”

周浩说:“周末没空啊,我跟陈琪约好了这两天教她《暗香》那首歌,没问题的话周末就进棚录了。”

叶绍惊讶地问:“就是你上次吃饭时说即兴想到的那首歌?”

周浩点点头:“是啊。”

叶绍像看怪物一样的看着周浩:“词曲都出来了?”

“嗯,出来了。”

叶绍忍不住感叹:“你真是个怪物,你说说还有什么是你玩不转的?”

周浩笑着说:“音乐是一种天赋,没什么大不了的。”

叶绍问:“那对互联网呢?也是天赋吗?”

周浩说:“那是因为我对互联网有自己的预见,到目前为止运气还不错,我的预见也算比较准。”

叶绍忍不住又问:“那你对房地产也有这种预见吗?”

周浩笃定地点点头:“有,而且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