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带老朱刷靖难副本 第十八章 表面笑嘻嘻,背地去抄家

考核?

政绩决定年俸?

老朱偏过头追问道:“说来听听?”

马如龙可不愿在这个事情上耽误时间,敷衍道:“这个等咱们回去以后再说,姐夫你还是先抓紧时间解决你家老四的麻烦。”

朱元璋没有继续逼问,而是意味深长的盯着马如龙看了几秒。

最初刚找到马如龙的时候,他本以为这就是个浪迹街头的混小子。

只要马皇后高兴,他很乐意给马如龙一场富贵。

可现在看来,

自己这个小舅子应该没那么简单。

不谈那个所谓的和神仙有一面之缘,单说方才针对贪官之治的看法,就绝对独到。

这些话朱标也曾说过,但没有马如龙说的这般通透。

朱元璋很难相信,一个没读过书的小舅子会有这般见识。

这话让马如龙听到非得跳脚不可。

怎么就没读过书了?

我可是正八经的本科生。

放到现在怎么也算国子监门生吧。

“老四这事确实该解决了。”

朱元璋冷不丁说了一句,然后拿起纸笔写了几个字。

写完喊来纪纲,让他将纸条送了出去。

马如龙看他做的神秘,开口道:“姐夫,其实要我说,你就直接现在站出去,保准能把百官镇住。”

“到时候消息传出去,老四还不得乖乖跑过来问安?”

“这麻烦不就轻易解决了。”

朱元璋听他说的简单,不由得笑了起来:“咱刚觉得你是个人物,怎的转眼就如此单纯。”

“国家大事不是儿戏,咱现在出面简单,可咱一个月后就要走了。”

“大明皇帝叔侄相残,太祖两年内死而复生,接着又死,这等荒唐之事,岂不让天下人为之嗤笑。”

马如龙撇撇嘴道:“死要面子活受罪。”

朱元璋看了看外面,其实他有一个担忧。

那就是朱棣,真的会因为自己的出现束手就擒吗?

洪武十年的朱棣,虽经常惹的老朱不高兴,可绝对恭敬之至。

人是会变得。

二十多年过去,朱棣现在已经是举起了为国靖难的大旗。

野心昭显,岂会轻易罢休。

既然朱元璋已经做好了打算,马如龙也懒得操心。

“对了。”

老朱声音不带有任何感情说道:“昨夜咱让纪纲去了一趟昭狱,咱不知道你为何留下他们,可此二人,不能留!”

齐黄二人怂恿朱允炆自相残杀,甚至要对自己下手。

朱元璋岂能放任不管?

马如龙听到后有些意外,原本他也没想救这俩人,只可惜死的太早了。

打开了副本界面。

果然死亡人数已经变了。

当前死亡人数:276。

马如龙嘴角一抽:“姐夫,你是不是派人去抄家了?”

朱元璋道:“早朝之前,咱让锦衣卫去了二人府上,估计已经动手了。”

自始至终,朱元璋表情都没有半分波动。

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在自家人面前,朱元璋就像一个大家长,保护自己的亲戚,子女。

平日里笑呵呵的,脱了龙袍和村口抽旱烟的二大爷没什么区别。

可一旦对于旁人,下手绝不手软。

马如龙张了张嘴,满脸心疼。

劳资的副本评分啊!

事已至此,再想也没用了,马如龙打了个招呼,便离开了大殿。

而此时,

坐在外面的朱允炆,看着手中的纸条,红肿的脑袋好像更大了一圈。

纸条上只写了五个字:

放朱棣进京。

换句话说,朱元璋的主意就是投降。

任凭朱棣长驱直入,直抵京师。

【难道皇爷爷是要诳四叔进京?】

【然后出面镇压?】

【不对啊,既然想要镇压,何不直接亲自领兵,何必要多此一举。】

【万一四叔他脑子一昏,连皇爷爷的帐都不买咋办?】

朱允炆思来想去,也弄不清老朱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不妥协也没办法,老朱现在选择幕后,也算是给了朱允炆这个皇帝留点面子。

要真是亲自出面,徐辉祖等人为代表,第一个就会把朱允炆给踹下去。

“别吵了。”

朱允炆喊了一声,无力道:“针对燕军一事,朕已经有了主意。”

“来人,拟旨。”

“即日起,召李景隆班师回京,各地守将不得与燕王部下作战。”

这话一出,顿时惊得满堂哗然。

甭管是降燕派,还是战燕派,此刻都傻眼了。

明明胜券在屋,怎的就突然投降了?

徐辉祖急迫道:“皇上万万不可啊,他燕王朱棣能打仗,可我徐家也不是怂包……”

“徐国公这话就不对了。”

礼部尚书走出来,大义凛然道:“皇上此举,分明是顾忌到叔侄之情,不愿血脉相残,致使天下黎民陷入水火。”

“皇上此举,令老臣深感敬佩。”

徐辉祖瞪眼骂道:“滚犊子,他朱棣敢起兵造反,就已经忘了叔侄情分,这个时候就得打。”

礼部侍郎道:“徐国公此言差矣,燕王自北平举兵,前因正是黄子澄提议削藩,燕王不愿看到皇上被奸人蒙蔽,这才兴兵伐逆。”

“所图不过是铲除奸邪,并非你口中的造反一词。”

论起歪曲事实耍嘴皮子,十个徐辉祖也不是这些大臣的对手。

一时间怒火上头,冲上去便打。

场上又乱做一团。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