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圣祖 第四九六章 三场大战

天启六年,宋献策上台一年后,终于露出了自己的锋芒。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和了解,他以番王为切入口,下达了多种政令,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借口,剥夺了在世所有番王的称号。而依附番王存在的财产等,则重新核查计算,分配给旗下的族人。

此令一出,几乎天下沸腾,人们纷纷言说不可,无数朝臣反对,但是有了之前废除勋贵的经历,朱由校知道,这些只是大臣们处于本能的反应,一看到皇帝发布什么命令,就想要反对。

不多这次奏折倒是没有飞到朱由校这里,而是通通被宋献策给挡住了,他冲锋在前,挡住了所有的舆论。

在皇帝默许,在内阁强压之下,这件事也就是如同雨后的彩虹一样,绚烂了一时,最终立刻沉寂下去。

海外贸易点燃了所有人对财富的渴望,谁都没有空去关注番王这些废物的存活,相反,他们的存在,还霸占了很多的资源,让好多人看的眼红。

就这样,基本上除了初期,就毫无阻碍的政令迅速的通过,然后开始由内府特派的专员到地方处理财产分割。无数世系庞大,传承繁衍多代的番王就此轰榻。

当然,分割财产之后的生活,朱由校是不会再管了,只要是处于自愿的,分到的钱财和店铺怎么处理,都是个人的事情,至于被人诱骗、陷害图谋财产等都有法律和大理寺去管。

反正朱由校也没绝情到真的不管的地步,当一个族人一无所有后,还可以到当地的内府求助,安排一个生计,或是打杂,或是进入某个学府读书,只要你能够学的进的。这也是宗室子弟唯一的特权了,除了太学外,其他学校都可以进。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安于接受这种命运,他们或是不甘于平淡,或是不想放弃荣华富贵,然后在一些有心人的从攒下,便立刻和人合作起来,开始了啸聚造反的活动。

在里面,宋献策也设立了一个如同范文程一样的内应,用以引导和驱使这些反对者的聚集和造反。而这个人的名字很有趣,叫做牛金星。

于是,在皇帝冷眼旁观,在阁老宋献策的推波助澜下,一切如同导演好了般,多方势力联合的造反轰然爆发了,整个四川振动,成都被围困,重庆被占领。

而后,大都督府下令,命令李陶为剿匪总司令,聚集起细柳军,开进四川,为剿匪主力,秦良玉调任四川将军,进行辅助。同时,调遣禁卫军前去助阵。这群野蛮人身体素质强悍,身披盔甲也活动灵敏,而且从小在白山黑水间长大,十分熟悉山林地形,的确是最佳的冲锋陷阵人选。

于是,在多方联合会剿下,这轰轰烈烈的叛乱顷刻间土崩瓦解,无数反派人士被捉拿,在这样的情况下,土改的春风立刻就吹到了边疆的土司当中,改土归流也顺势开展。如同东北女直战士养成这样的计划也在大都督府的推动下,开始规划起来,毕竟土司狼兵的大名,就连朱由校都听过。

这样好的战士故乡,没道理放过啊,而这样的地方,在蒙古也有设立,目的就是作为后备的骑兵兵源地,为骁骑骠骑两军的后备。

而朱由校这样的计划后果,便是让蒙古骑兵,女直战士,土司狼兵名扬整个世界,在大明历代的战场上,他们都是冲锋陷阵的猛士,攻克无数号称防御无地的城堡,灭杀了无数精锐的军团。

在这场战争后,蛤刺模因战场上的立功表现,回到禁卫军后,晋升为禁卫将军,整个禁卫军开始在全国招收各种非人战士,皆是身体素质强悍的一塌糊涂的强人,当然,到了最后,整个军队的主力,还是以女直战士为主。

而原来的禁卫军统领铁蛋则下方到了地方,做了一名城防将军。

随后,以土司狼兵为主,同时征召了日本浪人战士、忍者、中南半岛中丛林战士精锐人选的奉圣军成立,而奉圣将军,则是之前名扬天下的李岩,在奉圣军后,鉴于骑兵兵力的不足,铁骑军相继成立,铁骑将军为满桂。

这两人的上位,标志着新一代军中新秀的崛起,以文入伍的进士派、从草根崛起的兵将派,以及早就有之的羽林派相继形成,鼎足而立。

天启七年,整训完毕后,细柳将军李陶合奉圣将军李岩,两人联合,悍然杀入西藏高原,目标拉萨。

而与此同时,四川将军秦良玉和甘肃将军赵率教,两人联合,动员麾下城防军精锐,共同出兵青海,大战当地的蒙古部族。紧接着,皇太极也在大明的驱赶下,发动了对特里亚蒙古的战争。

一时间,整个大明边疆风声鹤唳,战事频繁,三处战场,让大都督府徒然高度运转起来,后勤极为吃力,但好在,各个公路的修筑,让四轮马车能够畅通全国各地,以飞快的速度将粮草装备等输送到前线。

就此,大明恢复汉唐故土,统一境内民政军事的大战争来临,整个国内人人兴奋,无不欢呼鼓舞,至此,圣君圣皇的名头,再也无人质疑,任何一个敢于质疑这一称号的,都会遭到无数人的口诛笔伐。

整个战事持续了一整年,直到年关临近的时候,三个战场才相继落幕,最先完毕的是皇太极出,特里亚蒙古本就弱小,甚至不用大明出面,就被女真给兼并了。

当然,骁骑骠骑两军也不是毫无作用的,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震慑,让盘踞西域天山两侧的漠西蒙古不敢轻举妄动,擅自插手其中。

对于皇太极屯兵特里亚蒙古的举动,朱由校也默许了,接下来的战事非常浩大,若是女真在没有一点补充,怕是根本走不到泰西去。

特里亚之后,紧接着落幕的是青海战事,青海当地的蒙古部族也不强盛,在两方面的夹击下,也没能坚持多久,很快就战败投降,部族被改编,或是流放,或是强制学习大明文化,最终被同化。

而最后落幕的,则是西藏的高原之战,不是这里的敌人强悍,相反,这里的敌人甚至可能还没有特里亚能战,但是这里的高原气候十分的反常,刚刚一登录,不等接战,就有十分之一的战损了。

全都是高原反应严重,不得不下山休养,再加上高原辽阔,地广人稀,故而战事持续的时间最长,高原好打,大军一到,根本没有多少抵抗能力,在完成了土改,打掉了当地的一些头人统治者后,便是最难的治理了。

政策同样是改土归流,派遣流官到此处任职管理,这下子,高原顿时成了所有官员最恐惧的地方,那真是比蒙古和东北还要荒凉的地方,除了茶马古道有所交易外,那真是任何娱乐活动都没有。

而此处,也就成了贬谪官员最好的地方,但凡犯了各种错误,又不是很严重的,达不到丢官撤职的标准,通通往这里发配,干个七八年再说。对于这里的治理,朱由校直接就是请出了佛教和天帝观,让两者派遣精干人员到这里传教。

以教派代替行政官员的思想教化,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当地喇嘛的影响力,而且还可以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到这里,除了这个外,便是学堂教育了,在每个部落的聚集地建立学堂,传授汉家知识,大明官话和汉语拼音,而后从这里选拔人才,这样的交流将高原和汉地联络起来,才能长治久安。

天启八年初,三地安稳下来,李陶、李岩陈兵高原,赵率教屯住青海,骠骑、骁骑、铁骑三军在蒙古草原虎视眈眈,双方从三个方向,逐渐朝着西域围拢而去。

眼见着,一场朱由校登基以来的倾世大战就要爆发,忽然从日本却传来了德川幕府征集大军,讨伐九州岛大名的消息。

同时,占城大使馆发来消息,西洋国家荷兰调集战舰,大举入侵占城,欲在金兰湾修筑军事基地,以为跳板,染指大明贸易。

大明的对外贸易中,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绝大多数的部分,而逐渐开始大着胆子出海,探索南洋,承包土地,发展种植园经济的大明商人们,多数也是和这两个国家合作。

在这种情况下,荷兰自然不甘心如此巨大的利益拱手让人,奈何他们在大明沿海并无基地,无论是武力逼迫还是就近贸易都不方便,于是偷偷联合了日本德川幕府,双方同时发难,欲逼迫大明贸易。

面对南北双方的战事,朱由校思考了下后,毅然决然的暂缓了对漠西蒙古的征伐,而是掉转枪头,南下迎战。

骁骑、骠骑三军仍然屯住蒙古草原和青海甘肃一线,防备漠西蒙古,同时为皇太极作为支撑。

而奉圣军从四川进入贵州,而后入中南半岛,南下抗击荷兰。中南半岛一路延伸,最后到马兰半岛,一直可以到满刺加,也就是后世的新加坡,朱由校没有这么大的野心,但将荷兰人赶出去,抵达后世的克拉地峡出也是没有问题的。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