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438 虞国之亡(六)

“苻氏一族迁往江南,呵!江南可是一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风景。”

中军大帐内,桓熙冲着一众虞国使臣,说道:

“至于留在并州,或者迁回陇右,你们就不必再想了,这些地方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反而惹得桓某人难以心安。

“桓某睡不着觉,你们就能睡得安稳?”

如何安置苻氏一门,是这次谈判的重中之重,今日桓熙召苻融等人来到中军大帐,想要听一听他们的想法。

结果这些人不是说要留在晋阳,便是说要回去关西。

桓熙当然不愿意,既然他们自己不提,桓熙索性开诚布公,自己是绝不会让他们留在北方。

李威、苻融等人听了桓熙的威胁,惊恐之余,也有些庆幸。

桓熙此举,至少表明了他的诚意。

丑话说在前头,尽管难听,也总比事事笑着点头答应,一旦苻氏举国而降,局势得到控制,再翻脸不认账要好。

虞国的使臣们相互以目示,最终却都将目光看向了李威,等着他拿一个主意。

就连苻融在南下以前,都被其母太皇太后苟氏当面叮嘱,万事都要听从李威的,毕竟苻融也只是一个未满二十岁的年轻人,此等大事,怎么可能任由他来拿主意。

然而李威早就与桓熙达成了协议,他故作犹豫后,便点头道:

“苻氏迁往江南,是福非祸,如果真的留在了晋阳,或者回去关西,平日里接触了族裔故旧,一旦有人心怀不甘,联络复国,只会害了众人。

“倘若迁往江南,与旧部断了联系,梁公便可高枕无忧,苻氏一族也能够得以保全。

“就算再有人图谋不轨,打着苻氏的旗号谋逆,想必以梁公之英明,也不会殃及无辜。”

桓熙很满意李威的表态,他点头道:

“桓某人不是宣帝,干不出违背盟誓的事情,况且,你们也不是曹爽,真要是去了江南,对我也就没有了威胁。

“我这人向来爱名,只要你们规规矩矩,我又何必落下一个出尔反尔的恶名。

“记住了,我并不在乎你们的死活,我在乎的是自己的名声。”

此话一出,众人悬着的心也跟着落了地。

这一切还不都是司马懿给害的,指了洛水盟誓,转头就灭了曹爽三族,桓熙就算这时候把他们带去黄河边,指着黄河水发誓,他们也不会轻易相信。

桓熙只能把好的,坏的一股脑都说了,让他们自行体会自己的诚意。

幸好有李威在,不愁没有人能够领会他的意思。

“梁公宽宏大量,示人以诚,我等信服。”

随着李威表态,虞国的使臣们也纷纷拱手附和。

桓熙点点头,也不再亲自主持这场谈判。

他把剩余的事项全部交给了权翼,由权翼逐条与这些使节们扯皮。

至于桓熙,则喊了谢玄出营钓鱼去了。

等到黄昏时,桓熙回营的时候,权翼已经把条件都谈妥了。

“梁公,一切事项都在上面了。”

权翼把文书递了过来。

桓熙接过,沉默的扫视着纸上的一条条,一项项。

片刻后,桓熙重新绽放起了笑容:

“子良,果然只有你最能领会我的心思。”

权翼该放的放,该争的争,譬如苻氏宗亲们的财产,权翼是一個子都不要,准许他们带去江南,但又强硬表态,不可拿着这些钱往江南兼并土地。

可以做些买卖,但决不能购买田产。

当然,以他们的财产,就算这一代人不事生产,不做经营,专注挥霍,只怕这一辈子也享受不完。

至于官爵,他们就安安心心的在江南居住着,至少在桓氏统一天下,将权力传到阿满那一代的手上之前,桓熙不会给到他们出仕的机会。

而等阿满掌权,想必桓氏早已坐稳了天下,而苻氏也彻底被北方之人遗忘了,阿满自会解开对苻氏的禁锢。

不过,可以禁止苻氏子弟出仕,但爵位却不能少了他们。

权翼代替桓熙许诺,苻健、苻雄兄弟二人的后裔,虞国爵位为郡公者,可封开国县公。

虞国爵位在县公及县公以下,则降一级封爵。

同时,他们的食邑也是同级别的爵位中最低一等。

当然,等将来桓氏建国,他们的爵位还需再降一次。

权翼着重强调,他们认的是苻健、苻坚所册封的爵位,而不是苟氏在得知消息后,临时给儿孙们加封的爵位。

那些与苻宏在五服之内,而又并非苻健、苻雄后裔的虞国宗亲,有爵位者,统一上表,封关内侯,是东晋倒数第二等的爵位。

等到桓氏建国,他们再降一等,便是关外侯。

桓熙看罢,对于其中的条条款款都很满意。

事实上,桓熙当然有把握依靠武力灭亡虞国。

他之所以愿意做出一定的让步,是担心把苻氏逼急了,让苟氏领了苻宏带着氐人投奔燕国。

在虞国即将走向灭亡的情况下,燕国慕容氏已经成了桓家唯一的对手,至于晋室,不过是手中的玩物,上不得台面,也称不得是对手。

提防那对孤儿寡母,还不如防着点世家大族的反扑。

桓熙不愿让虞国的余孽倒向燕国,所以给出的条件也不算苛刻,尽管不让他们出仕做官,但允许他们保留财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而且还给将来苻氏解禁留了一个承诺。

权翼、李威、苻融都已经在文书上签字,只等着桓熙用印,便可送往晋阳,交于苟氏之手。

桓熙既然满意了这些条款,也不会再挑刺,他当场用印,让李威安排亲信,以快马加鞭,护送这道文书北上。

闻喜与晋阳相距七百里,尽管有些道路难走,但当年苻健效仿桓熙,在河东也建立了一条由河东郡通往晋阳的驿道。

驿卒们星夜兼程之下,八百里加急接力,居然一天一夜就给送到了晋阳。

晋阳宫内,群臣集结于正殿,年幼的天王苻宏正坐在侧椅上,懵懂的看向众人,连话都不怎么会说的他睁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正殿里的一切。

太皇太后苟氏看罢了李威、苻融等人南下议定的条款,而后收起了文书,叹息道:

“事情已经议定,拟诏吧。”

语气中透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