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路逍遥 第二百五十六章 省委党校(上)

[正文]

------------

踏进省委党校大门,眼前的环境并不陌生

院正中是一颗高大的翠松,边上是一圈花坛装的万年青绕过翠松,是一片开阔地,后面是党校行政大楼大楼四周错落有致地散落着几座用于教学的小楼,其中一座大点的,里面有一个大礼堂

此次前来,也算是故地重游

刚毕业那年,作为省委选调生,岗前培训就是在这里举行潘宝山记得很清楚,那段时期真是叫一个激情澎湃开班典礼上,省委组织部原部长铿锵有力地告诉他们,走上选调生这条道路,就是走进了干部队伍行列

现在一晃六年过去了,今昔印映,还颇有番感慨,只是与过去相比,少了一份激情,多了一份隐忍

这次青干班开班仪式没有想像中那么隆重,潘宝山认为,估计是省委考虑到能坐到这里的学员极大多数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在情绪和斗志上已经不需要再进行激励,重要的是多灌输一些执政的方向、理念和方法

青干班常规课程跟历届差不多,政治、经济和党建必不可少,另外还有行为和能力训练等今年除此之外,还设置了一个热点讨论课程,就当前的大政方针、社会焦点等表见解

不过这个热点讨论课没有热起来,没有人主动言,只有讲师在台上点评很多时候,潘宝山倒是想说说,但没有讨论的环境,冒出来好像是个愣头青

不言憋着劲,潘宝山就往图书馆跑,有这么个宽松的学习机会很难得

在读书方面,讲师给了一些建议该读什么书当然,在具体的书目上,讲师没有给出名单,但是举了反例说胡长清是喜欢看书的,可看的多是《**心经》、《肉**》之类,最终沉溺女色且荒yin不收,所以沦为阶下囚还有些干部喜欢看《相术大全》、《麻衣相法》等,结果迷上了装神弄鬼落得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厚黑学》,也是讲师反对的,说不管是谁,看过后领会其要义,也会变质

不过在班级的党支部活动中,党校给推荐了两本书潘宝山很认真地看了,觉得收获很大

一本是马克思的《gcd宣言》,以前在他看来是假大空不着边际的,但现在看来却不是,它里面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还有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正如讲师所言,看了《宣言》,在行使权力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提高觉悟,增强免疫力,进而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糊涂

还有一本是**的《为人民服务》,这本书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说透了,党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要有这种自觉的责任意识,在思想上和感情上靠近群众

看书的时候,潘宝山多是在图书馆,很清静在这里,潘宝山经常碰到两个人,一个女的,叫郁小荷,一个男的,叫万军万军是不喜欢看书的,属尾随郁小荷而来

看到他们两人,潘宝山觉得好笑,到这里来再瞎搞男女关系,在别人看来真的是很幼稚

不过一眼就能看出,郁小荷并没有反应,但万军似乎百折不挠,而且不断变换着方式潘宝山看在眼里,很清楚地感觉到,万军一切努力都会是徒劳,因为郁小荷不是那种女人

除了在班级上,潘宝山和郁小荷在图书馆还有一次接触当时潘宝山找书,看到《曾国藩全集》,就拿了过来刚巧郁小荷也在找这本书,没找到,便喊来了图官员,最后现书在潘宝山手上

潘宝山很客气,把书给郁小荷,说女士优先郁小荷有点不好意思,说男女平等,还是要讲先来后到的

就这次几句话的接触,潘宝山对郁小荷就有了判断,用几个词可以形容:文静、涵养、传统、古典所以说,潘宝山断定,万军的种种企图都会无果而终毕竟,郁小荷已不是少女的年龄,认知体系和价值观都已形成

其实潘宝山也很想和郁小荷套套近乎,不止是郁小荷,全班的人他都想套近乎,因为来这里的都不是凡人,没准以后就有需要不过潘宝山并没有付出行动,他觉得那样很浮夸,远不如静下心来学点东西,这种机会是难得的而且,结业的时候班里会搞个通讯录,不管时间长短,能坐到一起也是同学,那种感情是有的,以后真的有事需要帮忙,完全可以直接打电话找人

不过有个人潘宝山是断然不会找的,万军,因为在一次讨论课上,两人针锋相对地掐了一次

那是一个月后,讨论课上讲师提出了农村建设课题

讲师以农村建设的迫切性和需要性引出话题说从国际上看,妥善处理好城乡协调共进的关系,是成功建设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有的国家处理得好,现代化步伐迈得就很快,反之,不但停滞而且还出现了倒退从国内来看,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现在虽然城市面貌生了巨大改变,但很多农村地区的展还很落后,如果不改变这种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说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这方面潘宝山有话讲,因为他有实践经验,有思考,虽然不一定成熟,但有自己的观点

潘宝山说,通过农村建设来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展差距固然很好,但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却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很多地方为了突出农村建设政绩,选点多是在经济基础比较好的村子进行,属于好上加好,所以这会加剧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展不平衡,其危害或许会大

话一出口,立刻有人反对,说任何全局性的工作,示范和带头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农村建设也一样,选取一些条件合适的乡村先行建设也不是不可以

潘宝山说典型和示范的作用当然需要,但也要关注那些成为典型和示范的受体的需要有些地方的农村,经济平稳展,生活和乐安定,可以说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距离不算远,他们对农村建设的渴求并不是很大而有些地方的农村连公路都不通,甚至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别提看病、上学了,那些地方是最需要、也是最渴求农村建设的福及

讨论才算是刚开始,万军开口了,像领导言总结一样,说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肯定是正确的,只是在推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差异,但最终是要实现农民上楼集中居住的城市化生活

潘宝山一听立刻接话,说让农民过上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好日子毋庸置疑,但是不是非要像城市居民一样住进大楼、实行城市化管理还有待商榷,因为农村的环境和农民的习惯那些固有的因素还要考虑

遭到驳斥,万军有点不乐意,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对农村建设做过一些了解,有一定的观点他说让农民搬迁集中上楼,不仅仅是生活上的一种改变,而且也是集纳土地的需要,实行集中居住,差不多能集纳出原有村庄面积的一半土地,把那些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将会是一个明显的提升

这个观点潘宝山也不同意,说农村的展要靠精细化,靠增加土地量来促进农村农民增收,还是属于粗放式增长,并不值得提倡

万军有点急,红着脸说集纳出土地不是为了粗放式增长,而是为了管理有效统一,到时大片大宗的耕地出现,可以使用现代化的农业器械耕种,大大提高劳作效率,以前一个人每年可以种一亩田,以后一个人每年可以种一百亩

那闲下来的九十九个人怎么办?潘宝山间不容缓问说都到城市打工是不可能的,让他们闲在家里也不合适,总之没有充分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只会带来农村社会的不稳定还有,在没找到出路之前,农民还舍不得丢掉吃饭的家伙,那些钉耙锹镐等农具,还有鸡鸭牛羊等家禽家畜还是舍弃不掉的,难道也带到楼上?

万军显然是跟潘宝山较上了,他要跟潘宝山算一笔账,说土地相对集中后,会有投资商来搞统一经营眼下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农民种一亩地一年收入五六百元,而投资商来了则能付给农民七八百元也就是说,村庄搬迁集中居住后,农民什么活不用干,收入比一年干到头还多然后,把这一年的时间拿出来干点别的,多少又是一笔收入,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怎么没有保障?

潘宝山听了一笑,说干点别的?当那么多失地农民涌成一个大潮的时候,干点别的只能是一句口头禅

那就是什么都不干,收入也比原来要强是不是?万军黑着脸说

潘宝山的脸上还是带着笑,说先不讲游手好闲是怎么形成、危害又有多大,只是说收入来源问题投资商是商业行为,他们投资是为了赚钱,如果赚到钱很好,但经营不好的话没有利润便会撤出,到时谁给农民按每亩七八百元钱?靠政fu?那不太可能如此一来,农民吃饭都成了问题,饥寒交迫了,情况有多么严重可想而知..??m

{飘天文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