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所有的回军战俘中的阿訇们都请了出來,由罗阳向他们介绍华夏天国的情况,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还有对西北战乱的严正态度,并呼吁各阿訇,发挥自己的精神引领作用,正确地导引回族百姓,趋向和平和谐统一的民族道路,回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來,
所有的阿訇都沒有料到,战胜者的领袖,如此宽宏大度,立刻群起响应,毕竟,绝大多数的回族百姓,也是希望安居乐业的,
双方达成协议,王明章,杨文治等统帅和众阿訇都在协议上签字,并表示,要服从华夏天国的领导,永为国家一分子,
询问了各部回军的籍贯,进行了登记造册,要求各回部返回自己的家乡,自行编组,等候政府的确认,同时,要求王明章和杨文治两人,将战俘中的年轻力壮者编制成新附回军,称为西北回军步兵独立旅,加入到华夏天军的战斗序列,
在双方的协议里,还有一条,就是保证协议的贯彻落实问題,王明章和杨文治都积极主动,要将自己的家属作为人质扣押在凤翔,以示诚意,
在罗阳的政策感召下,所有被俘回军,都非常有诚意,许多阿訇也要求自己來当人质,最终,罗阳确认,将主要阿訇的家属,也包括王杨两位回军统帅和几个主要将领的家属,都集中起來,共约千余人,请到凤翔城中居住,
妥善处理了凤翔善后,使罗阳的部队势力不仅沒有削弱,相反,增加了三千余的回军独立旅,一个凤翔步兵师,基本上,这一带的回军问題,已经解决,大批的释放战俘和家属们,成群结队向着各自的家乡返回,凤翔城内,除了人质以外,不羁押一名回军俘虏,
“华夏天国,这名字很不错啊。”
“唉,人家的皇帝真好,听说很年轻呢。”
“幸好是这人打败了我们,要是满清军來了,我们这些人估计沒有一个能活。”
怀着感激的心情,回军离开了,凤翔从此安澜,
想了再想,罗阳将骆秉章留到了凤翔城,作为弹压西北地区的一颗重要棋子,又将一个步兵旅的部队,加强这里,还留下了一些了解飞雷炮铸造和使用的人员,要求他们,迅速发展炮兵,组建四个以上的炮兵营,不仅保护自己,还要能够积极增援东部的前线,
安排了凤翔问題以后,罗阳立刻带领军队东进,过扶风,武功,折礼泉,咸阳,从西北方向堵截了西安地区回军的西窜之路,
罗阳的部队,依次在上述县城驻守,其主力一万三千人,携带精锐的炮兵装备,直逼咸阳,
在城外,派遣了王明章等的回军士兵,向城内的回军要求让城,投降,回军勃然大怒,不仅沒有投降,相反,以叛徒名义,处死了联络的回军士兵,将头悬挂在城门上,
丰厚的火药储备,使罗阳军进攻咸阳沒有丝毫顾虑,用飞雷炮轰击咸阳城,十门大炮轰击了各三发,咸阳城西门和城楼尽皆毁坏,守卫的回军灰飞烟灭,接着,以王明章回军一团为先锋,恩威并济,将其余的回军都招抚收编了,
咸阳城内的回军并不多,因为主力都在西安附近围城,并且和清军在西安和渭城一带对抗,尤其是羌白镇,是清军多隆阿军和回军反复争夺的地区,爆发了多次激战,回军的勇猛顽强,曾经多次击败清军主力,清军只有以火炮的优势,才能最终压制回军,
回军是穆斯林民兵,训练不足,装备更差,所以,只能以宗教精神和勇气见长,而清军是鏖战于两湖地带的精兵强将,素有经验,且有重炮火力,多隆阿更是崛起于此时的清朝八旗军将领中的翘楚,智勇双全,从消灭太平天国的北伐军林凤祥李开芳时的小军官,一跃成为两湖地带清军的又一中流砥柱,不是吃素的家伙,每次战斗,又能使诈,还能亲自冲锋陷阵,所部官兵,战力强大,
回军兵多将广,动辄以三万五万,十万八万的各部联军形式出现,重大的优势兵力,才能勉强和清军抗衡,但是,每次大战,回军总是以气势磅礴取胜于先,接着,被清官军的炮火压制而败,渭城等地先后失陷,回军只得撤退到了西安,
回军将领听说有不明军队出现在咸阳一带,大吃一惊,因为,早几天前,周至一带,回军的往來官道,就被蓝大顺的太平军部队遮掩堵截,不许通过,回军反击,居然被打得大败,周至一带的太平军,翻脸不认人,比翻鞋底还快,那里,还出现了大量的其他军队,如果咸阳一带再出现敌人堵截,则回军在西安城下,成为瓮中之鳖了,
回军统帅已经更替,主帅任武和白彦龙牺牲于汉中城下,对回军是一个重大打击,年轻的白彦虎已经担当起统帅大军的责任,在所有十几家大集团回军里,他是最年轻,也是学识最普通的一个,但是,他的斗争意志是最坚决的,在汉中城下,他也受了伤,现在,听说古怪的军队再次出现,顿时火冒三丈,
杀兄之仇,伤己之恨,一齐涌上心头,白彦虎立刻调集一部回军,向着西安东面的清军发起了逆袭行动,数千名回军分成多路,游击形式,去攻击清军,作为牵制行动,然后,留下所有的营帐,装出继续围城的架势,却悄悄地以主力來到了咸阳,
十三万回军主力,几乎孤注一掷,白彦虎的策划能够顺利实施,不仅在于其威严的气势,果断的领导型性格,也在于这是回军西撤的唯一途径,背后出现的敌军,引起了全部回军的愤慨和恼怒,
十三万回军,一万余华夏天**团,在咸阳城下,展开了一场生死攸关的大决战,
这一场战斗,尽管双方依旧将自己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依然沒有改变战役结果的单调性,回军完败,华夏军完胜,
这一场大血战,多少年以后,还被华夏军的老兵津津乐道,每每说起來,都心有余悸,又庆幸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