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衣 第一百六十六章:大明有希望了

天启皇帝的心态,变了。

朕是有儿子的人了啊。

朕的儿子这么好看,连睡觉时都显得这样的聪明。

将来一定可以克继大统,做一个好皇帝。

朕不能再偷懒了,朕要大治天下,要勤政起来,要把那许多的乱七八糟的事摆平。等朕将皇位传给长生的时候,至少心里不会留有遗憾。

天启皇帝此时整个人都朝气蓬**来,人的心态变了,气质也就变了。

他背着手,对张静一继续道:“现下流民的安置,是个大问题,关中大旱,百年难遇,朕现在最为忧心的就是这件事,张卿啊,你不必再在此事上自责了,多想一想,为朕分忧吧。”

张静一心情也轻松起来:“遵旨。”

天启皇帝道:“你父亲,敕封伯爵,这是应当的,你还有两个兄弟?”

“是,一个叫王程,一个叫邓健,都是百户所里的总旗。”

天启皇帝道:“这也算是国舅了,他们年纪还轻,却还需上进,敕世袭锦衣卫千户吧。”

这千户其实是虚职,其实并不算失缺,所以理论上,王程和邓健都还只是总旗官。

不过世袭千户的好处就在于,这玩意是真正的铁饭碗,能传宗接代的那种,只有那些有爵位的次子或者庶子,不能承袭爵位,朝廷才赐予的。

有了这个……也算半个皇亲国戚了。

张静一连忙道:“谢陛下恩典。”

天启皇帝此时则是瞪了他一眼:“以后有什么事,都需通报朕。还有……这件事……的真实情况,决不能泄露,如若不然……要害长生的。”

说到最后那句话,他脸上的表情异常严肃。

张静一自也是感受到他对长生的看重,便很是真挚地道:“长生也是臣的外甥,我怎么敢胡说呢,陛下将臣当做什么人?”

“哎呀。”天启皇帝说完了重要的事情,似乎心不在焉起来:“却不知长生喂完了母乳没有,睡没睡下,方才折腾了这么久,可能要受惊吓的,朕去摸一摸他的耳朵,给他收收惊。”

张静一:“……”

他是摸耳朵,我这做舅舅的就不一样了,我都是摸xx的。

天启皇帝是亲自抱着长生摆驾回宫的。

浩浩荡荡的队伍,拥簇着天启皇帝摆驾回宫,而张家也随之清冷起来。

不过很快,一个震撼的消息传遍了京城,让张家一下子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内阁……

黄立极郁郁不乐,陛下清早的举动,让他觉得不安。

他甚至认为,这可能是东林要重新被启用的讯号。

其实……世上哪里有什么阉党呢?

所谓的阉党,除了魏忠贤之外,其实也大多都是当初被东林们所排斥的文臣而已。

东林上位,排除异己,尤其是当初掌握了吏部之后,像黄立极这种北方士子出身的人,还有从前的楚党、浙党、齐党,当初这些籍贯的大臣,往往被东林党打压。

说穿了,不过是党同伐异而已,大量的东林骨干平步青云,其余人不是被东林弹劾罢官,就是一直被压的抬不起头来。

这也是为何,魏忠贤振臂一呼,顿时无数党羽投靠魏忠贤的原因!你们东林党口口声声说什么家国天下,把持朝廷的大权。还不准我们联合魏忠贤,和你们拼命?

虽然东林党残余们被打击,可他们所主导的天下公议里,将黄立极当做阉党份子!

而黄立极自己,显然不是这样看的,魏忠贤所掌控的,其实不过是厂卫而已,他更多的,只算是魏忠贤的合作者,而不是党羽这样的角色!

通过与魏忠贤的结盟,从而排斥掉从前一家独大的东林党,北方士人,联合了楚党、浙党以及齐党对东林进行清算。

可这些……谁会在意呢?如此复杂的政治格局,人们并不喜欢去深究,却只喜欢好人与坏人,那种黑白分明的故事。

此时……外头又传出一阵哗然。

黄立极顿时露出了厌恶之色,这定又是那些待诏翰林们折腾出来的!内阁真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

于是,他板着脸,故意咳嗽一声。

外头的书吏听到了动静,连忙进来。

黄立极沉着脸道:“又出了什么事?”

书吏的脸色显得复杂,道:“方才……来了一个消息……翰林们……都大惊失色……”

“什么消息?”黄立极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难道……要变天了?

此时……倒是孙承宗急匆匆地走了进来,道:“黄公……你听说没有?”

黄立极道:“老夫正在听。”

孙承宗道:“黄公为首辅,何以这样的大事,竟还未听说?”

黄立极:“……”

黄立极感觉自己又被深深的伤害了。

他憋红着脸,想说点什么……

孙承宗却是喜上眉梢地道:“陛下……产子了。”

“呀……呀……呀……呀……”黄立极下意识的,嘴里发出古怪的声音:“老夫只听说孙猴子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没成想,陛下还能……”

孙承宗无语地看着他,接着才道:“我的意思是,我大明多了一个皇子,乃张妃所产,你想到哪里去了。”

黄立极浑身颤抖,他已经从一种惊讶,转到了另一种惊讶,随即,黄立极狂喜:“当真吗?”

“千真万确。”孙承宗道:“说来也是复杂,陛下……终究还是年轻,糊涂了……竟是说什么宫中有鬼怪作祟,那张氏有孕之后,竟让他的娘家人,偷偷将张氏接回娘家产子……这……实在太不应该,坏了宗法……”

作为天启皇帝的恩师,孙承宗下意识的就想要批评几句。

不过很快,这种责备和不高兴,又被大喜所取代!

孙承宗捋须,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夜休走,我们在此浅酌几杯,如何?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黄立极此时高兴得手舞足蹈,甚至热泪盈眶起来,他站了起来,急走了几步,显然内心激动无比!

他才不管合不合宗法呢。

陛下需要有一个儿子,自己这个首辅,也需要陛下有一个儿子……

“好,好,这下好了……”他颤抖着,突然落泪,一下子朝着三大殿的方向拜倒,磕了个头,真挚地道:“有希望,有希望了啊,我大明有希望了。”

这种激动心情,是旁人无法理解的。

随即,黄立极瞥了一眼一旁的书吏。

“待诏翰林们,因为此哗然?”

“是。”书吏道:“有人说……这不合礼法。皇子没有在宫外出生的道理,而且……有人觉得事有蹊跷,再者皇子生下时,并无宗室玉碟为凭……”

黄立极骤然冷笑,而后道:“天家血脉,也是他们可以议论的吗?孙公,走,我们立即……去道贺。”

聪明如孙承宗,立即就明白了黄立极的意思。

这事儿有争议。

可又怎么样呢?陛下认这个儿子,宫里的人也认这个儿子,想来无论是太妃还是皇后,又或是魏忠贤……此时都是同一立场。

而黄立极乃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孙承宗算是半个清流表率,又兼顾着内阁大学士,只要黄立极和孙承宗率先道贺,那么那些杂音,就微不足道了。

孙承宗似乎也觉得现在正是争议最大的时候,需要赶紧将生米煮成熟饭,于是点点头:“同去。”

当日,黄立极与孙承宗率各部尚书,入宫道贺。

一下子……这事便算是板上钉钉了。

此时……虽偶有质疑,却也迅速被弭平。

至少现在这满京城的军民百姓们,更多议论的还是新生的皇子,皇子是什么样子的,或是这张妃……是什么家世。

八卦的力量,终究掩盖了一切。

天启皇帝果然开始勤奋起来,他龙精虎猛,连续七八日都在用心批阅奏疏,早晚不歇。

偶尔停下来的时候,呷一口茶,问的最多的是:“长生怎么了?他若是睡下的时候,要盖好被子,不要受寒了。”

“他吃了吗?喂乳这等事,有些人不懂的,不可喂的太饱,也别喂的太少,但是需勤……”

“朕思量着,长生突然来这宫中,肯定是不习惯的,难怪他总哭,他许多日子不曾见他那舅舅了吧,找时日,让张卿去哄哄他,不许张卿以公务繁忙为借口,再忙,有朕忙吗?朕治的是天下,他治的是一个县。”

魏忠贤每日干的事,便是来回从后宫跑到西苑,再由西苑跑去后宫,其他人去探视皇子,天启皇帝很不放心,只有魏忠贤去,他才心中稍安。

魏忠贤这几日倒也乐呵,虽然他知道这其中有什么隐情,不过却很果断的没有派人去彻查,因为陛下已经定了性,彻查本质就是揭陛下的底,只要长生乃是天启皇帝的亲儿子,那便成了。

不过……关于长生是天启血脉之事,倒是没有任何争议,实在是太像了,而且时间也是十分吻合。

宫里突然多了一个孩子,让这诡谲的宫中,突然多了几分轻松,也让这沉闷的宫中,多了几分朝气。

这是天启登基近八年来,极少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