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九百五十八章破敌(中)

望着身边脸上露出疲态的士卒们,赵无忌突然觉得头脑一阵眩晕。

刚才围攻的敌军实在是太多,而自己拼杀的也着实太猛了一点,几乎连最后的余力都已经使用殆尽,此刻赵无忌只觉得双手双脚沉重如铅,似乎仅仅是站着,便已消耗了他大部分的力气。

马万年来得实在是有些晚。

望着远处拼命冲杀的白杆兵,深知战机稍纵即逝的赵无忌咬了咬牙,随手就将手中火枪扔在了地上。

他开始卸甲。

手臂上的铠甲一一卸落,然后是两腿上的铠甲,最后是胸甲,将所有铠甲扔到了地上,赵无忌只感觉浑身都是一阵的轻松。

此刻他浑身上下,只穿着布衣布服,胸前身后两面精钢护心镜,是他最后的倚仗。

眼看主帅如此,情知已到了最后时刻的身边护卫们,亦是纷纷开始卸甲,很快,沉重的钢甲便扔了横七竖八的一地。

看着周围士卒纷纷卸甲,赵无忌一言不发,保持着绝对的沉默和冷静。

片刻之后,不少精疲力尽的明军士卒都跟随他们主将一起,卸下了沉重的甲胄。

随即赵无忌将手中陌刀扔给旁人,自己则从后背摘下了那支ak47。

他要再度重演山东战场上的一幕!

“擂战鼓!”赵无忌低声吩咐道。

赵无忌的声音不大,厮杀了大半夜,他的嗓子已经嘶哑,随即他默默端着手中的突击步枪,便向着前方猛冲而去。

陈凡接替商敬石,双手持着那杆巨大的黑色战旗,旗杆微微前倾,指向了己方冲击的方向,随即他跟随在赵无忌身后,也开始跑了起来!

雄浑的战鼓声,在明军阵容深处蓦地响起。

这鼓声似是能深入灵魂,向战场上的每一位明军士卒,传达了他们主将所能发出的最强也是最后的命令!

全军突击!死战不退!

所有明军此刻皆已心中明了,他们的主将赵无忌,此刻已经开始亲自突击敌阵!

李定国眼中蓦地爆发精芒,无穷无尽的精力似是突然再度回到了他的身上,手持碗口粗细大枪,李定国沉声下令:“全军突进,掩护中军!”

随即李定国,虎大威两人,护卫在明军中军两侧,各自率领着一彪骑兵队,替己方中军抵御着来自两翼敌军的压力。

皇太极也听到了明军的战鼓声。

望着开始孤注一掷向自己杀来的明军,皇太极的脸上掠过一丝冷笑。

匹夫之勇而已,不值一提,皇太极轻蔑地想道。

明军的面前,依旧有数千精锐清兵在顽强地阻挡着他们,除此之外,皇太极还有后手。

在皇太极的身边,还有千名白甲兵,以及孔有德率领的五百弓手和鸟铳手,这些人是护卫在皇太极身边的最后依仗。

明军想要继续重演山东一幕,谈何容易。

因战鼓声而激励起来的高昂士气,使得以少打多的明军,反而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刃一般,慢慢地切开了前方清兵顽抗的阵容。

在李定国等人拼命地护卫和策应下,赵无忌率领五百多名火枪手,蓦地从清兵的阵容中杀了出来,成功突破。

望着几百米外,灯火通明的一处小山坡,以及小山坡上那杆白色大纛,和站在大纛下的那个中年男人,赵无忌开始沉声下令。

“放掷弹筒。”

“连放三轮!”

“面向前方,无差别火力覆盖”

这是赵无忌最后的杀手锏了,哪怕是曾一度被清兵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赵无忌也没有使用掷弹筒,就是为了能在最后真正突击的关头,能杀清兵和皇太极一个措手不及。

掷弹筒号称超轻型迫击炮,但其性能和制造难度,与迫击炮相差很大,迫击炮性能强,制造难度大,掷弹筒则相反,性能弱,但是好制造。

看似简单的迫击炮,其实制造难度非常高,起码在现在,赵无忌是搞不出来,,所以赵无忌只能退而求其次,命唐维先造了一批掷弹筒出来。

二战时最喜欢用掷弹筒的是倭国小鬼子,这种性能还不错,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武器,倭国生产了很多。

毕竟倭国资源不足,技术能力也一般。

掷弹筒的形状类似一个很普通的钢管,使用中先将发射药盂放于钢管中,然后把手榴弹的尾部也放进钢管里,点燃发射药盂,利用发射药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将手榴弹远远掷出。

掷弹筒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底部封闭的钢管,以及若干份发射药盂。

结构简单,性能也弱。

相比迫击炮射击的远距离,掷弹筒的射程只有二百米左右。

但这已经足够。

二百米的距离已经超过了火枪和弓矢的射程。

所有的明军都得到了命令,除了少数明军依旧放枪掩护之外,其余明军士卒都开始从腰间解下那个不大的钢管,开始往里面装发射药盂。

片刻之后,极其壮观,堪称是遮天盖日般的手榴弹,纷纷在掷弹筒的发射之下,向着不远处如潮水般密集的清军阵营中飞了过去。

见到此情此景,皇太极蓦然色变!

“护驾!”几名忠勇的清军士卒大声喊道。

随即一个又一个忠心的士卒,向着皇太极的方向跑了过去,纷纷用自己的身体,挡在了皇太极的身前。

轰隆隆的巨响不断在远处炸起,猝不及防的清兵们被突其而来的手榴弹给炸得人仰马翻,四处飞溅的钢铁碎片伴随着强大的冲击波,顿时便将明军面前厚厚的一大层清兵,给炸了个干干净净。

此时此刻,无论是皇太极还是孔有德,都被这一波密集的手榴弹给炸得人仰马翻,一千白甲兵和那五百弓手鸟铳手,此刻也是死伤惨重。

趴在地上的赵无忌抬起头来,他有些失望地看到,前方的那杆白色大纛虽然已经被炸得破烂不堪,却依旧在狂风中傲然屹立,而在皇太极的身前,也有三四个忠勇士卒紧紧地挡在前面,如此猛烈的炮火下,皇太极竟然未损分毫!

身后的清兵已经开始弃了李定国等人,返身向后追杀而来,企图回援他们的大汗,时机稍纵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