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食仙主 第三百三十一章 谁为魁首

**之后没有平谷,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只会是一次次更高的高峰,人们把目光放在这位得胜的崔子介身上,却不只是惊赏了。

因为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位【天公赐羽】,一定是在最后这三个人之中了。

而按照昨天的交代,那位高挂第一的神秘少年,正将和第二、三、四名依次对上.“以定前三名位”。

这就是他一会儿的对手。

而几乎只过了半刻,玉剑台上就又传下来了一道清朗的声音:“第一百四十三议,第四·苏行可,提第二·向宗渊。议论暂置,先请剑决。”

他竟然直接跳过了崔子介!

“.这些人也太厉害了。”任子昕听见前面的青裙少女轻声道,“把意剑理解得如此之深。”

她暂时也被这场斗剑吸引,虽然眉间焦虑未去,但毕竟不再屡屡四顾。

“天赋颖异的真传都是从小便选定一门意剑相伴,或五七年、或**年,当自己剑境够格之后,也就慢慢理解这朝夕相伴的深奥秘传。”屈忻道,“正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若剑道有成之后才取一门意剑来练,一两年是迈不进门槛的。”

“唔”李缥青微恍,又犹豫一下道,“我觉得还是把真气拉到同一水平再比才公平。”

“他们本来就都是八生啊。”

“.”李缥青沉默。

“哦。”屈忻明白过来,“你想让人家都拉到六生。”

“.”

向宗渊和苏行可已提剑站了起来,一前一后往台下剑场而去。

这当然是重磅中的重磅,也是盘口最势均力敌的一场高下。

人们并非认为苏行可比崔子介更强,更多的人还是觉得崔子介才是向宗渊真正的宿敌,但苏行可和向宗渊之间,是名位议定上的一次最大难关。

因为他们各自趋向两个极端,一个即将二十五,一个刚满十八,苏行可在剑斗上几乎不可能胜过向宗渊,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令人把他排在向宗渊之前呢?

两人飞落剑台,无数人都已见过苏行可的《入渊册》,这位行事高调、意气飞扬的少年两天之间已有无数拥趸。

而向宗渊这個名字本不需要解释。

这场战斗和所有人预料得一样,这位明珠水榭的少年依然敏锐而锋利,许多人只在传言中听说他三剑将想要冲击前五的池龙云败于剑下,如今才真正见到这明珠水榭百年绝传之剑。

《入渊册》·【龙颔摘明珠】

一出剑,就已压过刚刚的意剑之争不止一筹。

几天下来,人们已见过无数惊艳逼人的剑术,镇派绝学、世家独传、早有威名的、初次现世的精彩得数不胜数,而且越往后越惊人——刚刚左生的双珠意剑和崔子介的雾中生剑,都已是各自门派足称排面的一流绝学。

但在这场少陇论剑之中一直是存在着三门传说中的剑的。

明珠水榭之《入渊册》;羽泉山之《蜉蝣化鸿》;落英山之《凋花册》。

俱是至高秘传的意剑,人断脉传,百年不失,一有奇才,便即刻重续。这是几个百年的时光砺洗出的剑术,如云泱楼等新兴宗派,即便声势不输,也绝没有这样的东西。

如今三剑俱有传人。

《入渊册》和《凋花册》向所有人展现了一场难以忘怀的剑道盛宴,如此流传了数百年的传说之剑第一次拨云见日,向着所有人展露出来,不唯剑台下的数十万观者,玉剑台上也引起了一阵阵的惊叹。

不过战局的走向就是那样了,苏行可再一次向所有人展露出了他天下罕见的顶级剑赋,但【枯枫】屹立在台上,无论苏行可的剑光有多么惊艳锋利,他都极尽完美地接下。

直到最后一式不可一世的【睡龙惊寤】令所有人失声惊呼,却被他一剑点中龙额,凋为漫天的枫叶,这一擂才就此落下。

所有人才知道这位男子将近四年的“沉淀”,究竟为自己赢得了什么。

向宗渊依然是波澜不惊的样子,转剑归鞘;另一边苏行可撑剑从地上起身,抹了把嘴角的血,冷哼地看了他一眼,却竟然也就这样。

只有昂然的冷蔑不服,却没有失控的愤怒,两人就此一前一后回了玉剑台。

但于观者们而言这已是极为精彩激烈的斗剑了,环绕着剑台的欢呼久久不息。

而后两场是《蜉蝣化鸿》的舞台。

所有人明白了何为【天公赐羽】,崔子介用这门剑强硬地击败了苏行可——这位少年至此才沉沉抿下了嘴角,回到剑台后沉默盘坐着,任谁都看得出他心中酝酿的火意。

第二场崔子介和向宗渊之间的剑争真正把一切推向了**。

四年前人们说北崆峒南落英,将姬卓吾和向宗渊相提并论,后来姬卓吾消去声息,顶上来的就一直是羽泉山崔子介。

三年来少陇剑道上最光耀的两个名字,如今第一次如此郑重地对在一起。

《蜉蝣化鸿》和《凋花册》的对决绝对撑得起两个月来的期待,漫天的白羽和花瓣之中两道身影纵横交错,每一道剑光都伴随着两门意剑的交锋。

崔子介绝对给这株【枯枫】带来了压力,纵然仍是章法有度,但那种从容却消失不见了,他们极快地互相交手,总是在最险要的缝隙里迸发出最惊艳的剑光。

而最终还是《凋花册》的传人取得了胜利。

这其实是一门十分纯粹而古老的意剑,没有曲折的境界、没有精妙的变招,只有一片清寒的剑意。

落英山背上至今种着数十亩桃花之林,传说落英山的祖师正是于此悟得此剑,彼时阳春三月,拔剑之时,九百七十二株桃树如入秋冬,桃花一刻落尽。

于是取名《凋花册》,开宗立派。

陇南至今流传“剑凋九百七十二,数遍桃林无一花”的歌谣,但其实三百多年来,再也无人复刻这样的奇迹了。

如今向宗渊出剑时漫天秋寒就向此台笼罩而来,蜉蝣比比冻死,而当崔子介神迹般将剑转入羽境后,已经与之搏斗七十七合的向宗渊望着他收剑归鞘。

于是抵达了满台的清寒骤然爆发,所有白羽冻霜坠落。

无法形容观赏一场如此剑斗的沉醉感觉,因为意剑本来就能牵扯观者的心绪,无数人都已喊哑了嗓子,如同经历一场仙境。

全场高呼着向宗渊的名字,崔子介亦得到无数疯狂的呐喊,当他们回到玉剑台时,同样赢得了所有人的赞叹和注目。

台下的欢呼久久不绝,于是那高挂在第一栏的名字,又显得有些突兀扎眼了。

【第四十枚】

日头已然高起,僻室之中静谧无声。

裴液把这枚珠子从眼前拿开,倚在靠背上阖上眼睛,嘴唇有些苍白。

额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少年有些痛苦地蹙着眉,片刻后才轻轻舒出口气,提笔将刚刚体验过的所有剑术列下,搁下笔,再次有些痛苦地阖上了眼睛。

良久,才缓缓睁开个缝隙。

“.小猫?”裴液忽然轻哑道。

“嗯。”

“抱歉。”他轻声道。

“.抱歉什么?你帮我做我想做的事,我帮你做你想做的事,不是由来如此吗。”

少年微微牵出个勉强的笑:“小猫。”

“嗯?”

“你真好。”

“.你也很好。”

裴液安静阖目倚着,片刻后,轻轻把手搭在了黑猫背上:“你说咱们会死吗?”

“有可能。”黑猫冷静道,“但你死了我不一定会死。”

“.那如果我死了,伱还会去契约别人吗?”

黑猫沉默一下:“不然我给你守一辈子活寡?”

裴液无声笑了下,脑海中疼痛稍微可以忍受了些,他深吸口气,把珠子放了回去,而后从壁上拿下了第四十一枚珠子。

在崆峒检视【照幽】时他都不曾耗费如此心力,因为虽然观看照幽同样疲惫心神,但那毕竟多是人事,自然留在记忆之中,而不用再主动去体悟每一门剑的所有细节。

在崆峒时他就尝试望过那枚夺魂珠,认定这是消耗性命的学剑之法,如今他心神已复,又有【鹑首】护着,倒不至于造成那样大的损伤,但【鹑首】本身也是难以久持的东西,疲累与疼痛丝毫未减。

少年安静而坚韧地忍受着痛苦,认真推进着这件难以想象的壮举,可惜这里不是人声鼎沸的玉剑台,只是一间深僻的静室,并无人目睹他完成的又一样奇迹。

第四十一枚、第四十二枚、第四十三枚第四十四枚。

裴液脸色苍白如雪,嘴唇微微颤抖着,黑猫衔珠将其放回原位,有些担忧地看着他。

最后一枚珠子几乎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鹑首】已经撤去,心神如脆,他明显感到心神中的诏图已又开始向上翻涌。

裴液沉默了一下.放开了阻拦它的“闸门”。

一股舒适的清凉一瞬间涌了上来。

是的如今他已是它的主人了,是货真价实呼唤过仙君的陛前神子,它是想要同化他,而非伤害。

心神顿时轻松了些,裴液稍微歇息了一会儿,看着手中几乎记得满满一本的册子,端正坐在桌前,开始从第一页翻起。

手指从一条条记录上缓慢划过,少年阖目认真回想着它们的样子。

玉剑台上,气氛已经高扬起来,人们讨论着刚刚的几场斗剑,那片青紫也不停地交头接耳,显然也被这样的剑震撼。

三位剑者都回到了他们的坐席上,然而无论如何回味无穷.那个问题依然摆在眼前。

——三人名次,究竟如何排列?

苏行可和崔子介看似一人十八一人十九,但其实相差近两岁,崔子介又学剑早上一年。而刚刚苏行可虽然在向宗渊剑下被完全压制,但和崔子介之战却堪称波澜起伏。

向宗渊当然胜过了另外两人,但正如刚刚所说——这对得起他领先的五年吗?

这时已绝非只是剑者天赋之间的争论了,南方剑门几乎全都支持落英山,而陇西的剑门则多为明珠水榭讲话。只有羽泉山拥趸较少,但崔子介偏偏又耀眼得绝不似最后一名。

修册会内部也弥漫起持久的争论,几乎哪种排法都有人支持。

而随着议论的进行,意见非但没有趋向一致,反而越发清晰地划分出了三大派别。

或向宗渊、崔子介、苏行可;或向宗渊、苏行可、崔子介;或苏行可、崔子介、向宗渊。三方各抒己见,然而谁也说服不了谁,玉剑台上的气氛倒是越发热烈起来。

直到隋再华轻轻敲了敲桌子。

场上很快安静下来,在众人目光中,隋再华缓声道:“向宗渊名位难定,在于不知其极限何处;崔、苏难分先后,在两人潜力难辨。”

他落下话音,而后在全场的惊讶注目中,这位老人从案前提剑起身,亲自走下了剑场。

“向宗渊来。”隋再华轻一转剑,向台下淡声道,“八生相对,我先看你极限何处。”

所有人豁然开朗。

是了,向宗渊虽然打了两场,和崔子介那场也足够认真激烈,但一个人的极限,往往是在输的战斗中才体现出来。

但.要和都督弈剑??

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开始升起在场上,没有人想到这位尊大人会亲自下场,人们惊讶期待地望着剑场,只觉真是不虚此行。

向宗渊已连忙起身深深一礼,面色恭敬道:“能得都督指教,宗渊幸甚之至。”

他当然没想过能得这位大人亲自试剑——整个少陇道的都督,是比落英山主还尊贵几个层次的人物。

他早知道这位大人出身礼台、监院少陇,不唯掌握着道启会的名额,这次选剑会也是其人一力推动。

如果少陇江湖也有一个顶头上司,那么正是面前这位挺拔清矍的老人。

隋再华拔剑轻轻一抖,并不多言,只安和道:“来。”

向宗渊再礼:“宗渊冒昧了。”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这一幕,这样一位大人亲自演剑实在罕见,以致令人有些忐忑自己是俯视的视角。

《凋花册》。

它刚刚曾在下面剑台上出现,但绝无现在这样的冲击.向宗渊低眸拔剑,清寒之意就一瞬铺满了整个玉剑台。

桃林真的从四周生长了出来。

纵然气氛已经热烈起来,这里仍是庄严的场所:身居重位的青紫,名望过人的修册耆老,七十二位剑者,以及各名门大派的长辈天才。

他们很多人已见惯意剑,好多位都身在玄门,但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被这一式意剑笼罩了进去,而且一时找不到破开的方法。

正如屈忻所言,他从小在落英山长大,是用了二十年来将养这道剑意,他在这个年纪就长成了【枯枫】的样子,本是与意剑伴生的证明。

这样一剑,怎么可能不深,怎么可能不强?

《入渊》、《蜉蝣化鸿》并非弱于《凋花》,实是向宗渊对于剑意的挖掘已然太强,任你渊龙惊鸿,都在无尽桃林之中。

同样入册的剑者们叹服惊怔,修册会互视颔首,各派长老们不自觉地点头直到一个有些荒谬的想法忍不住出现在心里。

隋大人.好像可能接不住这一剑?

他把自己拉到和向宗渊同样的境界,但在这个境界之中向宗渊也太强。

无边桃林之中升起一道剑光,它所过之处,千万朵桃花飞坠.只要身在桃林之中,万物都在这剑意下凋落。

它名为《凋花册》,但“凋花”并非它的真意,桃林只是孕育它的地方,凋落的满地霜花只是见证它的出世。

如此纯粹清寒的一剑携着无边桃林逼来,几有无处可逃之感,隋再华看着自己身体覆霜、剑刃生裂,直到这剑意升至巅峰,他剑尖轻轻挑起一枚桃花,将之重新安在了树上。

霜意化去,花瓣柔润,它就那样重新盛开在了树上。

如同春日解冻的大江,这方清寒的世界就在这朵桃花上破碎。

向宗渊踉跄后退,险些失剑。

玉剑台上沉默一时,人们怔然望着,直到不自觉的,掌声从不同的角落同时响起,很快淹没了全场。

当然是为如此精彩的弈剑,也因为正如老人所说.这败下来的一剑,实在比面对苏崔二人时强上太多。

但其实也有一些剑感敏锐的人发现了不对——这与其说是极限,不如说是全力。

因为它好像并非被逼出来的,就像.

“他刚刚在剑台上也可以把这一剑推入凛冬的。”屈忻忽然道,“但他停下了。”

然而身旁的青裙少女一言不发,也仿佛什么都没有听见,她只安静地望着剑场,一双灵动的清眸沉敛如水。

剑场上的老人同样对这种情况保持了沉默,似乎视而不见,向宗渊则深深执了个剑礼,后退离开了剑场。

此式凋花一出,全场九成的人已倾向向宗渊排在第一。

直到《蜉蝣化鸿》出现在这座剑场上。

白羽如卷,惊鸿冲天,所有人都一时惊愕,因为崔子介面对老人奋力展现出的实力,也同样超过刚刚的剑台之斗!

谁也想不到《蜉蝣化鸿》的剑意仍能被他拔高,但更想不到的是,他明明是失败的一方,为什么也没用尽全力?

没有机会吗?

隋再华同样破去了此剑,露出个赞许的微笑,崔子介按剑退场,同向宗渊一起站在场边,老人目光又转向了苏行可。

而《入渊册》的表现再一次惊愕了所有人。

在【龙颔摘明珠】和【睡龙惊寤】之后,这位奋意进取的年轻天才.竟然用出了第三式。

【洗剑搏龙】

这道暴烈的剑意第一次冲破了老人的封锁,竟然令其后退三步,然后终因锋利过甚、底蕴不足被老人轻轻一磕,剑“叮啷”坠地。

然后玉剑台上已响起压抑不住的惊呼和掌声。

苏行可深深吸了口气,他额发散乱,却双眸明亮,神情下藏着骄傲,他抬手抱拳,端正地躬身一礼。

隋再华微微一笑,轻声道:“很好。”

于是所有人在这时都明白了:这三个人全都在藏招。

是的,即便已是无数人眼中的决战,即便已是彼此间的名位之争他们依然藏下了自己最后的底牌。

剑场边上,向宗渊以剑拄地端正立着,阖着眼睛仿佛入定;崔子介没什么表情,一双剑眸垂视地面,轻轻叩着剑首;苏行可依然把唇抿成一条直线——从两天前开始,这位少年腹中的火意就一直如此冰冷。

场上一时安静.因为每个人都想到了为什么。

裴液翻过最后一页,再往后已是一片空白了。

“真多啊”他轻哑叹了一声。

“这不是才显得你厉害吗。”黑猫轻声道。

裴液无声一笑,再次蹙眉揉了揉眉心,然后他合上这本册子,倚在椅背上,如同睡了过去。

精准地过了一刻钟,少年睁开了眼,已是一双明亮安静的眸子。

他提剑起身,就此出门而去,离开前随手弹出一朵焰花,将桌上的册子化为了灰烬。

“第一,裴液。【回眸事已定,请君观群英】。十七,六生。修册会议定:无虞。”

这行字已经在金幅的第一栏挂了二十个时辰了。

就在玉剑台的外壁,就在他们所处的这方场地的外面,就在几十万人的眼睛里。

在它下面,是向宗渊、崔子介、苏行可三个名字。

“裴液已诛江以通、席天机二人。”

“琉璃剑主于剑腹山受伏重伤,裴液破阵。”

“良谢裴液少侠,剑羽铮铮,敢为真麟。无裴液,则无杀敌之剑。”

一个素未谋面的名字。

从两个月前开始,他们就开始为这场选剑会准备。

努力、投入、骄傲、斗志.全都积累了两个月之久,他们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样的对手,但从未有一丝的不自信。

如今他们确实站在了这里,也真的面对了和预想中同样强劲的对手,但.“裴液”两个字就如一道天外飞剑。

三位大派真传的弟子不是傻子,他们清晰地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修册会毫不遮掩地给了他“无虞”;少羽监的袍子已在堂侧摆出来了,贵衣玉印;仙人台的牌子也已供在案上,而且起步就是雁检。

即便天山这样大派的真传入职仙人台,也往往要先挂一年的雀字牌,因为办案和搏斗是两码事。

这说明这位神秘的少年不仅背倚通天之柱,而且一定是真的很强。

可是谁不强呢?

《入渊册》,《蜉蝣化鸿》,《凋花册》三门古剑传人.谁不是百年一遇的少年天骄?

搏杀席江、绝境破阵.不论给这个神秘的少年加上多少惊人的光环,不论令他多么高高在上,三人都不可能自甘其下。

因为一个不曾露面的人是不可能承得起赞誉和质疑的,也永远不可能令人心服——你是什么样的人?凭什么如此拿下剑册第一?凭什么创造那些奇迹?又凭什么承位少羽,监察江湖?.

而所有一切的质疑,终可归为同一句话。

——你凭什么,如此理所当然地居于我们之上?

但这样的质疑当然不会问出口,在玉剑台上,他们是三派的门面,而问题的对象,是修册会、乃至少陇的大督。

每个人都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名位马上就要议成,这当然是修册会的末尾了。

“向宗渊剑意纯深,得《凋花》真意十之七八;剑招稳博,微瑕无碍。”隋再华还剑归鞘,淡声道,“我意其天赋上上,进境亦佳,诸君可有补遗?”

落英山师长即刻起身抱拳:“谢都督玉言,宗渊好沉醉剑意,剑招由来有瑕,今日实在抱愧。”

隋再华微笑:“剑有长短,实为常事,不必朝夕计较——我想贵门高徒三年之内,足踏‘意’境。”

这是相当之高的评价了,不唯座席轻哗,向宗渊面上也有些动容,连忙抱拳深躬。

——他闭门沉淀,两三年不问江湖,出来仍是八生灵境,如此受人指点,不过正为了这个目标而已。

“.‘意’境啊。”任子昕怔然轻叹,忽地偏头小声道,“向公子真厉害啊,就是瞧着没有白斐公子好相处。”

赵齐之闭口不答。

修册会上亦有人起身开口:“隋大人,我与许先生注意到一点,向公子剑招之瑕时多时少,在《凋花》这门剑上几乎没有,想来是有的剑生、有的剑熟,可不计入天赋之中。”

隋再华却摇头:“这倒不对,习剑也是天赋。有些人哪怕只学了一遍剑,也不会在剑招上出漏洞,这个还是应当纳入考虑。”

两人微恍,又笑:“我们倒没见过那种的剑才,不过隋大人说得在理。”

隋再华微笑,又转过头看向青紫的那一边:“诸位呢?也如我们讨论政事时畅所欲言便是。”

一片官员抱手含笑,有人笑道:“隋大人,以前政事上我们就都不如你懂得多,最后辩半天全被你说服;如今到了剑上,都知道你靠这个发家的,我们更不自取其辱。”

隋再华含笑一指他,转头微微敛容:“那么,我欲暂定向宗渊为剑册第二,诸君可有异议?”

无人言语,场上一片肃然的安静,崔、苏二人亦认真端坐,一言不发,于是隋再华点了点头,翻过此篇。

“崔子介剑意高明,《蜉蝣化鸿》正在进境,剑招亦多佳处;苏行可剑意痛烈,《入渊册》合身恰体,剑招多瑕,但亦多灵妙。”隋再华继续道,“再过半年,我想两人可以分出高下,但现在确实难辨。诸君持何意见?”

玉剑台上又开始轮番的议论,不过在两人全都露出底牌过后,却不是之前的车轱辘话了,立在场心的老人显然令每个人都更认真的思考、更妥当地讲话,这结果要辨明确实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不过情势确实是开始朝崔子介偏去了。

隋再华听了一会儿,忽然转头问苏行可:“你意下如何呢?”

苏行可沉默一下,抱拳:“禀大人,未得胜,不居前。既然败于崔子介,那我居他之后便是。”

少年神色昂然:“若我天赋确实高于他,三年之后,自见分晓。”

这话有魄力又漂亮,但内蕴的火意也清晰地散发出来,隋再华看着他微微一笑:“很好,那我们就这样落定了。”

玉剑台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三人之排位是这次修册的最大难关,如今在这位都督的主持下协调各方完成,当然是难得的胜利。

而从另一面来讲,这位新任都督也即将完成他的第一份政绩,而且是难以磨灭的实质之功。

但当然.他们还有最后一道议程。

长街尽头,那列显赫的车马已然备好,正等着人登上它,穿过夹街的人流,乘此登台。

但车前的中年男子却显得有些焦急。

“人呢?”程元期蹙紧了眉,“马上就要登台,他人不见了?”

“我没找到。”伏云同样皱着眉,有些焦急道,“我问泰山医楼,高统领说去仙人台了,我便去仙人台接他,但仙人台的人说他两刻前就离开了——可他既然离开,现在不应该已经到我们这里了吗?”

程元期怔了一下:“.他去仙人台干什么?”

“.我没来得及问。”

“.”程元期抿了下唇,忽然有些不安,“我去通知大人。”

玉剑台下,熙攘的人潮里,裴液抬头望着台上,周围欢呼叫喊不断,每个人都激动无比,这氛围令他熟悉又隔膜。

他安静望了一会儿,忽然偏头向旁边卖甜糕的老人道:“老人家,怎么半天不下来人,现在是打到哪了?”

老人抬起头来,两条眉毛是拧成两团,带着口音嘶哑道:“现在二三四位刚刚打完,我听说好像是正在出结果。”

“哦,多谢。”

“你说这会办得也挺有意思,朝廷出钱给江湖人花。”老人道,“我小时候那都是贪官作恶,拿剑的行侠仗义;要么就是土匪横行,当官的杀完了回来张贴宣告——现在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了,这俩怎么搅和到一块儿去了?”

裴液依然望着玉剑台上,微微一笑:“那不是才乱吗,现在大家坐一起讲规矩多好,您瞧仙人台里不是也好多大侠吗?您走路上遇见土匪,带侠牒的人肯定帮您。”

“嗯这倒在理.”老头点着头,又一拧眉毛笑道,“不过你这后生讲话也挺有意思嘞——都当官了,怎么还叫‘大侠’呢?那是‘大人’!”

“.”

“吃斤甜糕?”

“.不了。”

玉剑台上,气氛慢慢安静、又同时抬升了起来。

两天来,人们已听过无数遍那少年英雄的名迹。

传颂于民间,传颂于江湖,也传颂于官场,每个人都出于不同的目的对这个名字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如今终于是这一刻了。

青紫座席上很多人知道流程——隋大人正在往堂前而回,他会亲自宣读一份授勋文书,而后穿戴整齐的少年会随着一列仪仗进入,庄重端贵。

这当然不是这个职位的礼制,但确实是给英雄的礼制,一切荣耀都会在今天落定。

剑者那边则是另一种气氛。

苏行可输给了向宗渊,也自认败给了崔子介,如今这骄傲的少年垂剑而立,嘴唇紧抿.自是因为他有一个必要战胜的目标。

崔子介依然轻轻叩着剑首,剑眸望地,人们一看向他,还是总仿佛看见那漫天明亮的白羽。

向宗渊则已经归于安静,抱剑不知想着什么。

剩下的剑者同样交头接耳,好奇居多,只是越往前,情绪的状态就越趋向前面三人。

戚梦臣和南观奴依然坐在一起稀疏地交谈着,仿佛刚刚全力拼斗的不是她们,左生袍子上还带着血,但已在阅读剑籍,阎秉剑终于没有饮酒了,端坐沉默。

“因为他最自傲不是自己的剑道水平,而是自己的年龄。”管千颜从苏行可身上挪开目光,偏头道。

她和屈忻李缥青二人正在一排。

“你们信不信,他最受不了的不是裴液的第一,反而是‘十七、六生’这四个字。”

管千颜把目光看向李缥青,实际上她有些好奇这位少女,在刚刚的交谈里,她仿佛对裴液很了解,但又总是刻意保持着距离。

但这次少女却没有回应了。

她安静地看着玉剑阁的门口,整个人忽然有些微颤起来。

管千颜怔然望去,但和她同时反应的已经是阁中一小半人了。他们同时向门口望去。

这不是应该出现人的时刻,所有人都微怔,而当目光落到那道身影上之后,更是开始茫然。

一个陌生的少年。

挺拔、清朗,额发有些散乱,面色也微白,眸子明亮,神情安静又有些疲惫。

这不是适合出现在这个场合的头面,和所有人相比他都显得有些随意。

而真正令所有人都茫然的是他手中那柄出鞘的剑。

奇异而美,有人认得,但大多数人还是不认得,他就那样斜臂挺剑,一步步朝着堂中走来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令人不知作何反应的行为。

——现在不是试剑的时间,试剑已经结束了或者还没开始。而且就算试剑,也不该这样拔着剑走上来最重要的是这人是谁?

在这庄重而充满秩序的地方,一个这样的行为令所有人大脑纷乱,他就那样挺剑走了上来,越过盘坐的七十二剑者,越过曲赢越过白斐、越过戚梦臣南观奴,越过阎秉剑和左生,有些人已对这张面孔惊愕失声。

终于有人陆续出声了:“这位公子.你是?”

“少侠是谁?有什么事吗?”

“你是什么人?”

但少年没有回答,也没有人做出更进一步的反应,因为即便发问之人头脑都还是懵的,而更重要的是那袭玄衣就在堂下。

他在第一时间就顿住了迈向堂前的脚步,沉默了一下,转过身来,就那样安静地看着笔直走来的少年。

谁也不想莽撞扰乱了什么,无论有什么事,当然要都督先开口。

当裴液走到剑场边缘时,已经开始有些人反应过来了,苏行可正是其中一个。他看着这张年轻的面孔,看着这身青衣,猛然意识到了什么,心中的火意骤然开始升腾。

他唇抿得更紧,提剑下意识上前一步,伸手低声道:“这位——”

少年根本没看他,抬手轻轻一拨,将他推离了自己的前方。

一股不可置信的怒意令苏行可完全僵住,他几乎忘了反抗,也忘了阻拦。

而在剑场之上,只有回身静立的都督与挺剑前行的少年。

他们安静地望着对方,隋再华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也许从更早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这个躲不过去的时刻。

“隋大人。”裴液在他身前三尺立定,轻哑道,“我来领我的奖赏了。”

他抬眸望向他,金瞳瑰丽,两眸相触的一瞬间,世界霎时静止。

一双安静明亮的少年的妖眸;一双沉默幽深的老人的明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