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99件先天至宝 第二百七十二章:黄泉道宗(上)

齐霄城是一座位于扬州与徐州交界处的城镇。

张千忍曾在齐霄城附近的山脉中,与白云禅院仅剩的十位结丹期长老,以及十位来自于普善禅院的十位执法僧展开过一场大战。

更将如意金箍棒变成了千百丈长几十丈宽的模样,一棍打死了白云禅院的白云禅师,彻底灭绝了这座仙门。

而将他足足困了一个半月的碧霞观,也位于齐霄城境内。

张千忍今天清晨脱困后,原本准备回到齐霄城修整一番,找城里的修士打听一下最近的一个半月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可当他御剑来到齐霄城外时,却发现这座城池竟开启了护城大阵。

张千忍自觉自己如今在阵道上的造诣已经不差,本想要利用自己一个半月以来苦苦提升起来的阵道本事来破除齐霄城的护城大阵,可他又担心如果破不掉阵法,将齐霄城的城主以及镇妖司的供奉给引出来。

与碧霞观那位大乘期的青虹道人一战后,让他清楚,哪怕有一件先天至宝在手,他也绝对不会是一位大乘修士的对手。

疑惑齐霄城为何会封城之余,张千忍只能离开这里,漫无目的的飞行着。

……

自从大煜的各个城镇府县封城后,平日里隐藏在神州各处的修士就再次变得活跃起来。

而当煜帝驾崩的事情被‘道’通知天下后,就连诸多修仙界的修士,也纷纷当着坐镇那些修仙界的镇妖司修士的面,光明正大的离开修仙界,三五成群的出现在神州各地,为宗门收集着种种资源。

张千忍离开齐霄城后,御剑飞行了半個时辰,便忽然感知到五位筑基期的修士正在下方的一处山谷中打坐调息着,另有一位筑基期的修士守护着他们。

“正好询问一下他们,齐霄城为何会封城,以及这段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念头一动,他便御剑向着地面那处山谷急转而下。

山谷中,洪登云一边守护着五位同门师兄弟,一边已经神游天外,想着近来因为即将拍卖一件先天至宝,而名扬诸多修仙界的‘通天楼’。

“通天楼不愧是背靠大煜朝廷的拍卖行,就连先天至宝都能拿出来拍卖。”

“听吕节师兄说,宗主已经带着姬雨师姐去了暗阁,也不知道宗主能不能从通天楼中拍到这件先天至宝。”

就在他想到这里时,心中突然涌出一种心悸感。

还未等他散出神识,便见一道青色的剑光从他头顶掠过,接着只见一位身穿破烂黑袍,头发乱糟糟,胡子拉碴的苍老修士出现在距离他几米外的地面,青色剑光随即散去。

苍老修士缓缓转头,用一双充满血丝,带着暴戾之色的双眼冷冷看了他一眼,嘴角勾勒起一抹阴恻恻的笑容。

“这位小兄弟,老夫闭关已久,不知人间是何年月,此次出关后心中满是疑惑,敢问小兄弟可否为老夫解惑?”

见到张千忍的第一眼,洪登云心中便是一惊。

“此人已经快要入魔了!”

洪登云虽然只是筑基期,可身为魔门圣地黄泉道宗的外门弟子,早已在执事的教导下,知晓了修士入魔前的症状,以及入魔后的种种模样。

黄泉道宗虽然修的是魔道,可魔道与魔道之间也有着差别。

世上绝大多数的魔道修士,追寻的都是自由自在与无拘无束,与正道宗门内的循规蹈矩几乎背道而驰。

而正道修士口中所谓的魔道,大部分是指一部分行事残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修士。

又因为一部分魔道巨擘无法无天,肆无忌惮的行事方式,才造成了魔道修士名声极差的局面。

但在洪登云心中,眼前的张千忍却与他们这种魔道修士不同,他已经被心魔入侵,即将成为真正的魔头。

短短一瞬间,洪登云就联想到‘天海执事’对他们告诫的那番话。

“他日行走天下,若遇到即将入魔,或者已经入魔的修士,能躲则躲,躲不过便老老实实,千万不要让对方接触到自身,更不要相信对方口中的一切话语。”

一念至此,他头皮发麻的躬身下拜,恭恭敬敬的道:“拜见前辈。”

话落后,他连忙又道:“前辈若有疑惑,尽管询问,只要晚辈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张千忍见到这位筑基修士对他毕恭毕敬的态度后,心情顿时大好。

要知道一个半月前,他也是一位筑基修士。

如今见到一位筑基修士对他展现出来的恭敬态度后,他心中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舒爽。

一时间,他的态度也变得温和起来。

“你倒是个懂礼的,看在你如此恭敬的态度下,老夫待会便大发慈悲饶你一命。”

听到这句话后,洪登云不由心头一颤,连忙深深一拜,恭敬道:“多谢前辈。”

张千忍抚须一笑,道:“最近几个月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啊?”

听他问的含糊,洪登云心中一苦,可又不敢不回答,只能思索一阵,干脆从如意金箍棒自观海城出世开始讲起。

张千忍听闻在他之后,天下又多出这么多件先天至宝后,脸色顿时一变,充满血丝的双眼之中,更是露出浓郁的贪婪之色。

十二金人入世的时候,他正在逃生途中,因此从未听闻。

眼下听到这件先天至宝后,他脑海里立刻生出一个想法。

“若老夫让如意金箍棒把十二金人吞噬掉,这件先天至宝一定会恢复许多灵性……”

“可惜煜帝虽然驾崩,可大煜却还有着五位地仙坐镇。”

“罢了,十二金人便让他们再留一段时间。”

紧接着,他又想到十二品功德金莲。

洪登云并没有告知他苍山老魔的其他事情,这使得张千忍以为这位老魔只是印象中的那位渡劫期修士。

“如意金箍棒拥有压制一切法宝的神异,又被老夫提升了这么久,绝对能压制他手中的十二品功德金莲!”

“此獠虽是渡劫期,可老夫若是隔着百八十里给他一棍,他哪怕不死也得重伤!”

“不过,他身为渡劫期修士,飞行速度与逃遁速度一定远超老夫的感知。”

沉吟片刻后,张千忍忍不住眉头一皱。

“老夫虽是结丹修士,但一身手段却还是昔日自缥缈宗学到的筑基术法,看来,得去加入一座宗门了。”

“否则的话,哪怕见到他们,也根本留不住他们。”

想到这里,他目光幽幽的看向洪登云,问道:“说起来,小兄弟来自何处宗门?”

洪登云恭恭敬敬的道:“回禀前辈,晚辈来自黄泉道宗,是宗内的一位外门弟子。”

张千忍闻言时双目一亮,急声道:“可是九大圣地之一的黄泉道宗?”

洪登云神情恭肃的道:“前辈说的不错。”

“老夫若以如意金箍棒为饵,想来应该可以加入这座圣地!”

张千忍脑海中生出这个念头后,神情变得越发和蔼。

只是他充满血丝的双眼,与不修边幅的外貌,配上这种神情后,显得越发诡异起来。

“老夫倒也听闻过魔门圣地黄泉道宗之名,只是一直无缘得见贵宗弟子,没想到今日因缘际会,结识了小兄弟。”

“老夫此刻刚刚出关,目前尚无去处,不如请小兄弟带老夫见一见圣地威势。”

洪登云听闻此言,心中几乎嗤笑起来。

但他却不敢这么表现出来,犹豫了片刻后,道:“此事不难,只是晚辈需要等到这几位师兄调息结束才行。”

张千忍转头看了几个虽然紧闭双眼,但却脸色惨白的筑基修士,冷声道:“他们早已调息结束,却一直紧闭双眼,让你在此守着。”

“这是欺负你老实呢!”

说起‘老实’这两个字后,张千忍突然想起了曾经的自己,一时间,目中闪过一抹血色,嘴角也不知不觉勾勒起一抹狰狞的笑容。

“老实人活该被人欺负吗?”

说话间,他伸手拔下插在发丝间的玉簪。

只是随手一抛,这玉簪便迎风而长,变作一根径阔十余丈,长二十余丈的粗短铁柱。

这铁柱的两头乃是两个金箍,中间一段乃是乌黑的金属。

“这是如意金箍棒?”

“他是缥缈宗的叛徒张千忍?”

洪登云见到这根粗短大铁柱的模样后,一眼就认出此宝正是消失已久的如意金箍棒!

也在这时,如意金箍棒悍然砸落!

伴随着巨大的轰隆声,洪登云只觉脚下的地面都为之一颤。

再看这件先天至宝已经压倒了一片树木,而那五个筑基期修士已经被这件至宝压成了一滩肉泥。

见到血水从金箍棒与地面接触的缝隙间泊泊流出来的一幕,洪登云顿时心头一颤。

这时候,张千忍只是招了招手,如意金箍棒便倒飞而来,巨大的模样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缩小。

当它回到他手中时,只是金光一闪,便再次变成了玉簪模样。

洪登云反应极快,联想到张千忍刚才的那番话后,连忙躬身下拜,道:“多谢前辈为晚辈出头。”

张千忍颔首微笑,道:“老夫只是看不惯他们欺负老实人罢了。”说完这句话,他开口问道:“现在可以走了吧。”

洪登云慌忙点头,接着便用传送符带着张千忍离开此地。

黄泉道宗;

年仅十六,因为缺少营养,以及长期都在昼夜交替干着苦工,而变得身材干瘦,面容泛白的姬云,正在向外门执事的住处走去。

他的双眼虽在看着前方,模样却显得迟眉钝眼。

姬云脑海里一直想着刚才发生的事情……张忠、刘远虽然没什么脑子,可对他而言,他们要比赵幕更难对付。

毕竟对付赵幕时,他事先就隐藏了起来。

可对付张忠、刘远时,他却与刘远迎面遇到,而刘远见到本该死在寒潭里的‘贾明’竟从潭水中爬出来后,瞬间就明白过来。

‘贾明’一定靠着那块灵石碎片在生死关头晋升了炼气期。

因此,立刻就大声呼叫起来,将隔壁房间的张忠引了出来。

姬云担心自己在光天化日之下使用吞天魔罐,会被其他人见到,于是佯装不敌,转身就往赵幕居住的那条路跑去。

他来时已经注意到,那条路上并没有什么人。

张忠、刘远见到姬云看到他们两人后,转身就跑后,还以为他并没有如他们猜想的那般晋升炼气期。

想到那块灵石碎片可能还在姬云身上藏着,他们两人连忙追了上去。

于是,他们便被姬云在半路上用吞天魔罐收走了。

回想到这里后,姬云的目中也恢复神采。

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来到了外门执事居住的地方。

那是一座由类似黑曜石的石材堆砌而成的三层石楼。

不知道是因为这些石材本身,还是此地有布置阵法,姬云接近石楼后,立刻就有一阵阴冷的气息袭来。

只是瞬间,他裸露在外的肌肤就冒出鸡皮疙瘩。

强忍着心中的忌惮来到距离石门的几米外后,他恭恭敬敬的抱拳躬身,朗声呼唤起来。

“杂役弟子姬云,求见执事。”

随着他声音落下,紧闭的厚重石门便在他期待的目光中伴随着‘隆隆’声缓缓上升,显露出石楼一层的部分摆设。

紧接着,一道苍老的声音从石屋中传出。

“进来吧。”

姬云闻言收敛心神,小心翼翼地走进石楼。

石楼一层的空间只有一百余平的样子,但这些空间里只有一张石床,其余的家具全都是石柜。

在一排排的石柜中,摆放着数不清的黑色坛子,每一个坛子都是人头大小,坛身则刻画着诡异的血色纹路。

此时,外门执事正盘坐在屋中仅有的那张石床上。

姬云不止一次见过这位外门执事,但独自与他相处还是第一次。

这位外门执事名为‘云渊真人’,是一位面容严肃的青年,看模样的话,似乎只比姬云大几岁。

但姬云知道,云渊真人乃是一位活了四百年的金丹期修士。

而像云渊真人这样的外门执事,黄泉道宗**有三百二十七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