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道道堆积如山的奏折,没有一个说包拯好话的,赵祯一个头两个大。
他知道,文武百官就是惧怕包拯掌权,日后威胁到自身安危,所以事先除去这个心头大患。
即将亲政的赵祯,一心想励精图治。
正缺乏一个不惧权贵的官员,震慑朝臣,怎么可能会将包拯罢官免职。
那不是自己斩断左膀右臂吗?
当下,赵祯直接将奏折一一驳回,根本不予理睬。
朝堂之上。
庞太师一计不成,另生毒计,又暗地里怂恿党羽联名参奏。
说包拯沽名钓誉,为了名声,滥施酷刑,谎报政绩。
总之,胡乱安插罪名,众口铄金,不达目的不罢休。
赵祯听后心中冷笑:“朕可是听说,包拯为官清廉,与民秋毫无犯。
几番深入民间,明察暗访,替百姓排忧解难,百姓奉之如青天。
怎么到了你们的嘴里,就变得一无是处,你们这是想当面欺君不成?”
百官见龙颜大怒,也吓得战战兢兢。
虽然皇上并未亲政,但八贤王、寇准、吕夷简这些朝中重臣却早已偏向皇上,早有要皇上亲政的意思。
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仅仅只有庞太师这一个盟友,又怎么能和八贤王和寇准抗衡。
所以,朝堂之上,皇上说话,只要不影响了国家的战略大局,刘太后基本上不会出来干预。
一个七品县官的任免,芝麻绿豆大点的事,她根本犯不着和皇上闹僵了。
更何况,是皇上和八贤王最为倚重的爱将包拯。
要是刘太后这个时候站出来替庞太师说话,必定会引发一场朝廷不必要的风波。
太后不肯发话,庞太师纵有通天的手段,也是无济于事,参奏包拯之事又以失败而告终,就这样不了了之。
“包拯啊包拯,这都没搬到你,你小子究竟走了什么运,老夫就不相信,你没有缺点。”
退朝之后,庞太师一脸悻悻地自言自语,显得极为不甘心。
御书房。
“包拯,朕对你可是寄予了厚望,你可千万别让朕失望啊!”
赵祯却显得忧心忡忡,生怕包拯在地方上急于求成,行差踏错,授人以柄。
之于皇上,其实包拯也不难明白他的感受,自然不会令他失望。
三年转眼即过。
这三年来,在包拯的励精图治之下,定远县焕然一新,生机勃勃。
虽称不上成绩斐然,但他倡导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搭桥铺路,使得百姓也过上了安稳日子,至少能填饱肚子。
期间也陆陆续续断了不少案件。
积累了2000政绩。
不过系统这次没有提示提升天眼,而是提示兑换法宝,青天三道铡!
青天三道铡可是包公的标配,包拯自然不会拒绝,当即有点心疼的选择兑换。
“叮!青天三道铡兑换成功,不日发放……”
……
三年任期满,接下来便要回京复职,根据政绩重新调派任免。
“大人,不想三年匆匆而过,下官深受大人教诲,受益匪浅,请受下官一拜!”
包拯一行人临行之前,县丞李申心中感慨无限,实在不忍和包拯分离,眼眶里满含泪水。
这三年来,包拯的所作所为他都看在眼里,可以说,他从来没见过如此兢兢业业又极富治理才能的官员。
将水深火热之中的定远县给治理得井井有条,生机勃勃。
“李县丞,你这是做什么?”
包拯将李申扶起。
“大人,此去千山万水,下官不知何时才能再听大人教诲。”
“总有机会见面的。”
这三年相处,包拯和李申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李申也一直将包拯当做了人生导师,心中自然不舍。
包拯此次进京,也不知道会被安排到什么地方任职,大宋朝可不是二十一世纪,交通和通讯发达。
就算远在天边,想见一面很简单。
而在当下的大宋朝,关山阻隔,想要见朋友一面,简直难如登天。
有的朋友甚至一辈子也见不到一面。
“此番进京,我会保举你接任知县,希望李县丞好自为之。”
“大人……下官倒宁可跟随大人左右,聆听教诲。”
李申听包拯要举荐自己为知县老爷,并未显得很高兴。
虽然高官厚禄那是每个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李申知道。
想要做一个好官,做一个和包拯一样的好官。
可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付诸行动。
况且,顶头上司可是凤阳府尹杨文清。
李申这些年跟随包拯,没少得罪顶头上司,就算是高升知县,也难保不会被杨文谦报复。
自己可不是包拯,有皇上和八贤王这两座靠山撑腰,没人敢动他。
自己不一样啊,顶头上司想要找自己的麻烦,还不简单么?
包拯也看出了李申的担忧,道:“只要你行得正坐得直,就没有人能动得了你。”
“下官谨记!”
“嗯!”包拯点了点头,而后招呼了一声公孙策和展昭,“出发!”
此时的衙役一个个也有不舍的样子,若非家在定远县,他们也恨不得终生跟随着包拯左右,惩奸除恶,建立一方功业出来。
很快,县衙的大门缓缓敞开。
包拯目光看去,登时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到了。
只见门外黑压压的一片,人山人海,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头,一眼看不到边,至少也是上万人。
显然,这些都是来给包拯送行的黎民百姓。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