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生建筑法则 第三十七章 人生无处不好玩

“你看好了……这是望远镜和水准仪,看中间这个气泡就知道准不准、平不平,然后呢,你看塔尺两面,这面是精确到毫米的,这面一个格就是五毫米,叫‘估读’……”

在确定韩静安准备发工资之后,左央还当真开始卖力地教了起来,把上课时老师教的那套都复述了一遍。

“嗨!这有什么难的!”韩静安指着数字显示屏,“这数字不就出来了吗?还有个……这是角度吧?”

左央瞥了韩静安一眼,“全自动的你都看不懂?”

“你直接告诉我哪个是哪个就行了呗,还什么这么水平那么水平的干嘛?”

“那不一样啊,就跟开车似的,不能说你将来开自动挡的车,就不学手动挡了!”

左央教给韩静安的,是他在课本上学的,讲的还是纯手动时代的测量方式,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工地上早就已经配备了全自动的,就连郝文铭那个破工作室都更新了装备。

“你不能总指望全自动的,万一将来哪天没有了,咱难道什么都不干了?”

左央有时候很担心这些事儿,比如说,全自动驾驶,万一再过个百十来年,大家都用全自动驾驶了,是不是就没人学开车了?科技的发展赋予了我们一些东西,比如便利,但是也在让我们遗失一些东西,比如技能,其实想想挺可怕的,左央记得自己小学的时候还能背下来好多同学家的座机号码,等用了手机之后,有了通讯录,他就再也背不下来数字了。

“再说,多好玩儿啊。”

“这有什么好玩的?”

“你知道准绳是什么意思吗?”

韩静安不喜欢这个词儿,她小时候总被她爸带着去开会,就经常听她爸训话的时候用这个词,什么什么是我们工作的准绳啊、什么什么是我们精神的准绳啊,她觉得就像一条线,把人卡死在里面,“就是规则呗,条条框框呗。”

“你看过伏羲和女娲像吗?或者石雕。”

左央看过一个汉代的伏羲女娲石刻,要说起来这两位,故事就多了。

“我知道,人类始祖嘛,”韩静安搜肠刮肚想着自己以前看过的神话故事,“有说是兄妹俩的,也有说是两口子,然后,嗯,女娲补过天……”

左央憋不住想乐,倒不是嘲笑,就是看着韩静安那不甘示弱的认真劲儿挺好玩的,他故作一本正经道:“你知道伏羲和女娲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吗?”

伏羲手里拿着那个圆形的东西,叫做“规”,女娲手里拿的是“矩”,有人对这两样东西做出过很多种解读,有的说这是暗合古代天文方面的认知,“规”是圆形的,就象征是天,“矩”是方的,象征地,古时候的人就认为“天圆地方”嘛,还有那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从这儿来的,伏羲代表着天上的规矩,女娲控制地上的规矩,也暗合着男女阴阳;更有甚者,拿女娲伏羲和埃及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放在一起解读,众所周知,伏羲女娲是人身蛇尾,斯芬克斯是人头狮身,有人认为这是当时人类对自己的定位——虽然已经有了人类的智慧,但是身体还留有动物的本能,有人拿这一点大做文章,往高级文明上扯,认为要不是因为高级文明,那中国和埃及离得那么远,根本不可能互通往来,怎么会在思想上有着这样的高度一致?最夸张的是,有人解读伏羲女娲尾巴的姿势,两条蛇尾缠在一起,大多被认为是交合,可能也正因如此,有人认为这两位是两口子吧,而夸张的是,有人把这种交合的形状和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拧在一起,觉得上古的人类已经破解了基因的秘密,描述了生殖繁育的关键……

“是真是假我就不知道了,但是‘规’和‘矩’,这个肯定是真的!”

一般我们现在看到的伏羲女娲图,大多是创作于唐朝时期的,但是“规”和“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普遍了,《吕氏春秋》里就有过记载,“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准绳”,包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话也是从古代数学里出来的,可以说,是实用技术上升到哲学层面,有点儿形而上学的意思。而《史记》里面说得更详细,大禹治水这段儿,“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撵,左准绳、右规矩,载四行,以开九州,通九道”,相当形象地用文字绘制出了一副大禹治水图——大禹带着测量人员,准绳规矩样样具备,在陆地上就坐车,水上坐船,泥地里坐木橇,山地上坐辇,左央自己揣测吧,可能这个辇说的是二人抬,反正呢,大家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先测量后实践,最终开九州、通九道。

“所以你看,大禹治水的时候就知道先测量再施工,何况咱们呢?”

左央说完,韩静安半天没说话,看着左央的眼神儿里冒金星,半天才憋出来一句。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啊?”

“因为好玩,”左央属于那种孩子,喜欢什么就往死里钻,他家长从从来不担心他没爱好,只担心他爱好得太深,听说霍金小时候就迷恋于自己创造各种游戏然后建立规则,估计是以为自己家的左央也能成个天才吧,所以任他信马由缰,从各种靠谱不靠谱的正史野史里面挖掘乐趣,“反正啊,这古建筑,越学越有乐子!”

韩静安也使劲儿点头,好像她以前从来没琢磨过自己为什么要进松山建筑学院——那好像是一个短暂的停靠地,甚至就像一张创可贴,好用来伪装她的病情,让她假装得和正常人一样,但实际上,她也知道不管学什么,其实将来都没有用武之地。

但是现在呢,韩静安突然觉得这古建筑应该挺好玩,不管以后是否有机会玩,但是能跟左央在一起琢磨一会儿,好像这件事情本身就挺好玩的。

能好玩一分钟,就多好玩一分钟,这是韩静安生病之后的人生哲学。

“那你看这儿,”韩静安拉着左央东问问西问问,听答案的时候也不专心,就是傻乎乎地盯着左央,好像问题本身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听他说话,“这儿的木头为什么是伸出来的?”

“哦,清朝建筑啊,外檐做的都比较讲究,你看一个四合院里,所有房屋的窗户都是冲着院子的,外墙没有窗户,这样夏天有自然风,冬天太阳好,有自然采光取暖,现在咱们的建筑材料好了,对于自然环境的要求就低了,古代的时候,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降水量不一样,房子的特点也就不同,就说半坡,所有房子都是冲南开门的,那时候的人就知道南北朝向好。所以这个外檐呢,不光是要配合抬梁式的屋架结构,还要探出来,一方面是为了让雨水往外面流,免得把墙角地基泡坏了,也免得往屋里面落雨,还能供人行走……”

“那这个……这个……这个……”

左央一边干活儿一边给韩静安解释,直说得口干舌燥,牛三阳的脚也快泡脱皮了,眼看着天色已经暗下来,连标尺都看不清楚了,左央才决定要收工。

“等会儿!我就一个问题!”韩静安拽着左央不走,“这儿!这个地基!你看这个房子的屋面怎么这么高!”

韩静安指着的房间是厨房,左央起初没发现,听她这么一说,确实觉得好像不对劲儿,他拿着尺子里外量了一圈儿……

还真是!高出了三十公分!妈呀,左央一拍脑袋,他也不知道!